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448.8万名党员,再到如今的9100多万名党员,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不断壮大,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在这支队伍中,大家身份不同,职业不同,个性不同,却都拥有共同的理想。
一个党员一标杆,一个党员一面旗。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采访了来自社区、校区、园区共百名党员,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拼搏进取,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百名党员故事献礼建党百年,学习党员精神,聆听党员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下中国福利会幼儿园的徐豪俊老师。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幼儿教师徐豪俊心中涌动着创新肯干的青春热血,也饱含对国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担当。徐豪俊于201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8年进入中国福利会幼儿园成为宋庆龄教育事业接班人的一员。工作近4年,他不仅在中国福利会幼儿园的教学和宣传工作中充分崭露头角,还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幼儿教育方面的科研工作,以实际行动发挥青年党员的先进性和带头作用。
在教育儿童与实践创新中呵护童心
"小朋友们",是徐豪俊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无论是讨论教学方法,还是分享工作生活经历,"小朋友们"都是他故事的中心。他们不仅仅是教育对象、是学生,更是徐豪俊用热情和爱心灌溉的幼苗,是让他保持童心和持续散播爱的"朋友们"。
关于幼儿教育的责任及实现,徐豪俊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幼儿教育应该让小朋友们在玩耍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交往中学习,学生活、学做人、学知识。这也是徐豪俊和他所在的教师团队所实践的。他们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沟通习惯、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讨举办"小社团""游园会"、田园劳作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将课程学习穿插其中。徐豪俊根据不同类型或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有的孩子擅长搜集信息,有的孩子爱好哲学故事,有的孩子偏爱户外活动……他根据孩子们的个性特点搜集资料,形成不同的活动,因材施教。
在深耕教学与坚持科研中坚持用心
奋斗的青春从不单调。教育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身份、疫情中的挑战,给徐豪俊带来了不一样的工作体验和成长。徐豪俊常常在与孩子们共处时得到启发,也常与幼儿教师朋辈们交流教学经验和感受。结合之前的海外留学见闻与思考,他对幼儿核心素养培养与职初教师领导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中福会幼儿园的大力支持下发表了相关论文并参与行业学习交流论坛,为幼儿教育注入青年教师的实践与再认识结晶,为完善幼儿教育体制、提高职初教师领导力等方面提供了价值。
在教学之余进行学术研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虽然辛苦,但我还是会把科研坚持下去,身处教学岗位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研究条件,我也希望能为教育事业做更多贡献。"
在疫情初趋稳定时,学校要按时开展教学活动,但学生又不能返校,这对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特色的中福会幼儿园来说是一个挑战。徐豪俊作为中福会幼儿园微信编辑部组长,带领微信组的青年同事们啃下了线上组织活动和教学的"硬骨头"。他们把适合家庭开展的活动及所需材料编辑成线上资源,形成了包括生命教育、爱的教育、科学探索等主题在内的16个系列活动,涵盖了100多个小活动。这对徐豪俊所带领的工作组的创造能力、协作能力、制作技术等提出了新的高要求,正是有着对幼儿教育的热情和用心、对齐心协力共度难关的决心、对儿童们的关怀与呵护,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使学生和家长在疫情期间度过了安全而充实的学期。
在报效祖国与发展自身中砥砺初心
"个人发展可以从对党和国家的奉献中汲取力量",徐豪俊这样描述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在本科阶段和海外就读硕士阶段,徐豪俊潜心研读学前教育专业。致力于儿童健康成长事业的宋庆龄女士的发展轨迹与教育理念,对求学期间的徐豪俊产生了很大影响。学成归来,他毅然加入了宋庆龄女士创立的中国福利会幼儿园,成为一名用心培育祖国未来花朵的幼儿教师。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炙热相融,用自身所学为祖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这是徐豪俊的初心与使命。
从业以来,徐豪俊用实际行动升华着自己的初心。随着党龄和工作时间的增加,党员身份更加鲜明和滚烫,先进性体现得更加广泛。既是党员又是青年教师,徐豪俊对自己提出了"达到更高标准、做出更多贡献、承担更多责任"的要求,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青春使命。徐豪俊将自身未来的发展许在"安全带好小朋友们,在微笑和快乐中培养孩子,继续研究幼儿教育和幼儿哲学课程"的奋斗中。
时代的强音发于笔挺抖擞的琴弦。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徐豪俊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展现出当代青年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勇于创造的生机活力、甘于奉献的优良品格、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奋发向上、胸怀家国的青年党员扎根在我国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助力党和国家发展的时代强音声如洪钟,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