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群众最满意的新时代上海司法行政人候选人(社会类)

孙伯庭(黄浦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副理事长)

  孙伯庭,上海悦佳小商品市场经营管理公司办公室主任。2007年从事社会帮教公益活动,担任黄浦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副会长,2009年获得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授予的“2003—2008 年度上海市十佳社会帮教志愿者”称号;2017年获得上海市社区矫正管理局授予的第一届上海市“平安卫士和谐使者”优秀社区矫正工作者称号。

  10年来,孙伯庭不忘初心,积极投身司法矫正志愿服务工作,为黄浦区平安建设事业作出贡献。孙伯庭认真参加各种培训活动,熟练掌握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的法律法规应用,谦虚地向兄弟帮教协会学习先进经验。他几乎走遍上海市的各个监狱,与在押服刑的黄浦藉人员开展结对帮教活动。每次探望前,他总是事先做好预案,与对象进行有的放矢的沟通交流,取得良好的帮教效果。

  在五角场监狱,孙伯庭对即将刑满释放的对象了解情况,如果他们出狱后一时寻找工作有困难,便告诉他们,可以到帮教协会来找自己。帮教协会设立了一个过渡性的劳动基地,名称是“黄浦区新航阳光驿站”,为回归社会人员提供帮助。在新航阳光驿站,回归人员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得到一笔收入,另外,还有驿站向政府申请了补贴,可以领取,回归人员获得驿站老师向社会推荐就业的机会。刑释人员听从孙伯庭的劝导,纷纷到驿站报到,感到社会对回归人员的关心帮助,并且他们互相转告,黄浦帮教协会确实是回归社会人员的中途站。孙伯庭还在上海市女子监狱做回归社会的报告,重点介绍黄浦新航阳光驿站,受到女子监狱警官的赞扬,听讲的服刑人员的欢迎。社区矫正人员在驿站参加公益性劳动,孙伯庭经常到驿站关心矫正人员的情况,及时与司法部门沟通,解决他们在社会上产生的各种矛盾,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不久前,老西门街道有一位姓魏对象来找孙伯庭。他是孙伯庭到监狱进行“进大墙结对帮教”活动时认识的,是“三无”人员。问题是:他刚出狱,就有一名外地女子抱着孩子来找他,说他是孩子的父亲。孙伯庭与司法所,与社工站等相关人员紧密配合,一步一步地帮他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做通对象的母亲工作,让对象报进户口。然后,辅导他申领低保、医保、临补。他已经61岁,就咨询政策,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再带着这个与他有一夜情的女子和小孩去做亲子鉴定,鉴定结果小孩是他的骨肉。于是,申领结婚证,把小孩的户口报进,小孩的母亲,就是外地女子作为上海人的亲属,给予介绍就业,有一份收入,小孩吃低保。原来走投无路的他,经过一系列的安置帮教,竟然也有了一个和谐的家庭。

  孙伯庭在开展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工作中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对四川青少年小马,与他开展谈心交流。为了不让小马业余生活单调,既告戒他不要随便外出,不要与陌生人随意接触交往,又为他准备了许多报刊书籍学习资料。小马也感到劳动的辛苦,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改掉了一早起来就想出去贪玩的习惯。孙伯庭陪同小马参观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警示教育活动,参加了与未成年犯的帮教座谈会,参观了未成年犯的劳动场所和生活场所。使小马深有感触,自己要珍惜这次机会,好好反省,认错悔改。孙伯庭还为小马过17周岁的生日,向他赠送生日礼物,赠送生日的祝福,鼓励他走好人生的每一个里程。小马说:在人生低谷的时候,上海的好心人,热心人,使我获得前进的动力,使我看到前途的光明,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做出成绩,不辜负志愿者老师的深情关怀。孙伯庭已经观护帮教了10多名有轻微错罪的未成年人,而且都是外省藉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