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群众最满意的新时代上海司法行政人候选人(社会类)

唐丽萍(青浦区徐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

  唐丽萍,青浦区徐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虽然身为一位年轻的“80后”,她却已在人民调解岗位上挥洒了12年的青春与汗水,算得上是工作室里的“老法师”。12年来,唐丽萍先后参与调解的矛盾纠纷数多达上万件,无论大事小情,她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往第一线,总是以当事人的利益为考量,百折不挠、充满激情。

  2016年3月30日,位于青浦区徐泾镇的某箱包企业爆发近三百名员工怠工堵门事件。唐丽萍随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镇综治办等相关部门同志紧急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由于现场员工情绪激动,唐丽萍首先对员工们进行了情绪疏导,并在现场情况暂时稳定后分别与部分员工代表及企业领导层进行了谈话,详细了解了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经过近一周的紧急调解处理,最终使劳资双方都明确了自己的权利义务,企业员工都自愿复工了,该企业基本恢复了正常生产经营。

  调解结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终非良策,唐丽萍从不把调解过多少矛盾纠纷当成自己的成绩,相反,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消弭纠纷频发的环境与土壤才是她的真正目的。

  唐丽萍认为调解工作先要“听”——缓和情绪;再要“劝”——转换角度;最后才是“调”,用合情、合理、合法的工作方式将当事人的利益诉求确认梳理,将其他影响当事人情绪的事件进行剪除、疏导。

  2014年9月11日,46岁的徐某(男)在徐泾镇一农贸市场的门面房内自缢身亡,家属情绪激动,认为徐某是由于农贸市场所在地村委会给予的搬离租赁房补偿款太低而自杀的。死者系安徽望江人,死者的亲友在短时间内召集了100多人,阻挠公安机关执法(移送尸体去殡仪馆),在村委会大门口强设灵堂、拉横幅烧纸钱、围堵村委会办公室等过激行为,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与此同时,在调解的6天时间中,死者亲友多次情绪异常激动,死者弟弟扬言要在火车站自杀,工作小组在家属车上发现了类似香蕉水的可燃液体,事态非常严重。

  唐丽萍接手后第一时间开展家属安抚工作,引导家属正确对待死亡结果,通过正确的途径主张自己的权益,并联合2名在沪的安徽籍流动党员共同做好死者家属的思想工作。经过联系,死者所在地当地党委书记、政府政法委书记和纪委书记也赶来上海协助做好死者家属工作,让他们克制情绪,理性反映诉求。

  唐丽萍严格审查村委会和死者方面的依据,厘清事件责任。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艰苦的协调、反复的沟通,最终家属与村委会达成一致并签订了书面协议,使该次群体性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置。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人民调解工作也一样,即便是同样的纠纷,在调解时也要根据当事人的不同性格、社会交往、生活背景等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12年中,唐丽萍先后获得了“青浦区调解能手”称号、“上海市司法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称号。在这些荣誉背后,“用诚心感化纠纷双方,用真心积累点滴和谐”才是这位资深调解员始终不渝的调解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