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群众最满意的新时代上海司法行政人候选人(综合类)

李旻(杨浦区司法局基层工作科科长)

  李旻同志现任杨浦区司法局基层工作科科长。作为业务科室负责人,他带领科内同志在工作中抓重点、抓创新、抓成效,在全面完成市局目标管理各项考核任务的基础上,在队伍建设、机制创新、领域拓展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一、立足改革实际,着力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带领全科同志认真学习党中央文件精神、学习十九大报告、“两会”精神等,通过多种途径,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深入贯彻市局司法行政体制改革要求,以区开展“大调研”为契机,带领全科同志牢记基层司法行政使命,不忘为民服务的初心,努力践行司法行政三项改革性工作,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有特色的区专业人民调解中心,指导做好街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建设,将公共法律服务切实延伸到一线。

  二、着重基础建设,倾力打造高素质调解员队伍

  抓典型、树品牌,重视调解员队伍“头羊工程”。重视榜样的力量,将调解员队伍建设抓在经常。日常关心调解员队伍建设,注意发现调解员的闪光点和亮点,既高标准、严要求,提升调解业务能力,又以情动人,细微处关心调解员,增强调解员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用心培育出韦登义、钟美芳等优秀调解员,其中钟美芳荣获全国模范调解员称号,指导“老韦调解工作室”进基地、进法院,深化品牌效应。完善人民调解员职业培训体系,开展初任培训、综合培训和定向培训;举办司法行政辅助人员培训班。奖惩分明,榜样带动,激励整个调解队伍勇于挑战、甘于奉献,不断进取,使杨浦调解队伍焕发勃勃生机。

  三、创新调解机制,奋力推动调解事业纵深发展

  推出上海首个人民调解质量监控平台,力促杨浦区人民调解工作实现全数据监管。针对调解质量规范问题,建立一整套人民调解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包括4大类27项指标,实现对人民调解工作全面、客观、系统的科学评估。积极与社会组织对接,拓展调解领域,将调解事业推向纵深发展。目前共培育和发展了联调委、道路交通、知识产权、劳动仲裁等14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其中知识产权调解全市领先。拍摄人民调解宣传片,与调解协会联合制作刊印了《杨浦人民调解》外宣刊物,扩大人民调解的影响力和宣传力。与区法院、人保财险等单位联合成立PICC人身伤害赔偿联合调解中心;积极推动建立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新机制。积极开展“两所联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攻坚活动;开展访调对接工作,成功化解26件突出信访矛盾,进一步提升人民调解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四、理顺管理体制,全力推进调解协会政社分开

  顺应调解发展趋势,理顺管理体制,大力推进政社分开,各司其职,各行其是。人民调解经过多年努力,已越来越展现其独特优势。认清社会发展中多行业领域及行政机构对人民调解的需求不断增加,适时推动协会与司法局政社分开。培养人民调解协会的独立性,同时指导和监督协会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人员培训、强化年度考核等,既培养协会的独立性,又增强其战斗力。协会提供的服务得到各行政机构的高度认可,签约续约不断。

  五、凝聚团队合力,有力激发优秀青年干部潜力

  通过以老带新,既注重发挥年长调解员的经验优势,又注重鼓励年轻调解员,使他们能够迅速成长,保证了整个调解队伍的持续性和生命力。增设知识产权调委会,安排年轻、有能力的调解员负责日常运转、与企业对接培训等;鼓励有想法、有创意的调解员主动“走出去”,大胆承接其他行政机构服务项目,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优势,打开另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