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司法局和街道的领导下,宋文同志紧紧围绕街道中心工作,推进依法治理,强化内部整合,推动司法所各项工作上台阶。
进一步加强基层依法治理。2017年,在全区率先为13个居委会配备了法律顾问,与金杜律所共同开办法律讲堂,把法治思维、法治实践贯穿于街道工作的全过程。推动自治、共治、德治和法治的全面融合。在“五违四必”整治和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过程中,注重引导各参与单位发挥法治保障的核心作用,依法依规办事。对基层高度关注的“指定监护人”法律事项,该同志作为司法所长均全程参与,全方位指导。共参加各居委会“指定监护人”事项10余次,指导居委会召开听证会5场并出具监护人指定书5份,收到了当事人赠送的锦旗一面。
继续强化以司法所为平台、李琴人民调解工作室为枢纽的“大调解”体系建设。定期召开街道各居民区调解主任例会,对各居民区调委会的人民调解工作加强指导与帮助,要求李琴工作室负责带块帮辅的专职人民调解员对自己负责网格的调委会人民调解协议书的制作进行辅导把关,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注意引导李琴工作室走专业化调解道路,2017年与平安保险合作,调解保险纠纷2起,涉及金额17.6万元,受到平安保险的高度肯定。继续开展法律服务“三结对”活动,坚持工作联系制度和定期会商制度,坚持以街道综治中心司法服务窗口为日常法律服务运行平台,坚持每周四上午由执业律师在街道综治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模式,受到了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发挥炜衡法援中心的作用,为居民法律援助提供帮助。借用派出所民警行政调解资源的力度,三所联动、四位一体,共同做好疑难纠纷的化解,收效十分显著。坚持“快建平台、逐步完善、不断拓展、制定标准”的工作思路,把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建设与街道法律服务大联盟和居委会法律顾问工作有机结合,按时间节点完成了站(室)建设。
认真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每周定期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专项集中教育和公益劳动,并采用指纹打卡和安装手机APP等手段加以约束,增强社区服刑人员的在刑意识。积极发挥民盟阳光矫正团队在心理矫正方面的专业特长,对存在心理问题的矫正安帮对象进行心理疏导,督促其自觉自省,督促其认罪悔罪,帮助其早日回归社会。已完成心理矫正的4名矫正对象均已顺利找到工作,生活步入正轨。对重点帮教对象按规定建立一人一档,注意依托“六必”机制,强化帮教管理工作。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参与、过渡性安置基地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全面提升安置帮教工作水平,切实维护江苏社区社会面和谐稳定。把贯彻实施“七五”普法工作当作推进全街道法治建设,促进社区全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大事,狠抓责任落实和措施落实,促进普法工作整体推进。加强依法治国理念教育,把法治教育列入党工委领导干部学习内容,纳入社区党校的课程。推进和完善机关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开展“一月一法”学习活动,共邀请律师、法官、公安干警、国家干部等做法律报告7场。为街道各级领导和机关公务员发放“七五普法”教材读本,并面向社区群众发放《民法总则宣传手册》和《法治社区宣传手册》。组织各类法治宣传咨询活动10余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