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文建,男,1964年7月出生,汉族,1981年参加工作,自2009年起,扎根基层从事司法行政工作,多年来兢兢业业,不忘初心,牢记以社区平安和谐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不断思考探索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在维护社区平安稳定方面的作用,认真做好基层司法行政各项工作。
一、加强法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为全面做好司法所各项工作,项文建从强化自身法律素质入手,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市、区各项司法行政工作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加强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刻理解和掌握各项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静安寺司法所获得2015年度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项文建2006年至2010年被评为上海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至2015年被评为上海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被评为上海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个人。
二、立足基层社区,推进示范工作
根据上海市司法局申报创建标准化司法所的文件要求,静安寺司法所被推荐为首批创建标准化司法所单位。项文建带领静安寺司法所在静安区司法局业务指导下,克服评比时间紧、项目标准高、人员配置少等工作困难,完成了台账整理,材料申报,自我评估,成果展示等一系列工作,并于17年底成功通过市司法局检查验收,成功创建上海市标准化司法所。
三、聚焦疑难问题,夯实基础服务
(一)人民调解
对接静安寺街道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同心家园法律服务中心综合矛盾化解平台作用。在推进“驻沪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中,积极协助处置好军队房地产租赁房屋清退工作。经过近3个月努力,成功解决辖区内新闸路1767号、新闸路1701-1号两处部队房屋清退补偿工作,获得了区领导高度赞扬。
首创试点派出所与司法所两所联动调解模式,通过民警与人民调解员协同参与调解模式,共同化解重大群体矛盾纠纷,协作调解轻伤害、治安和民事案件,充分运用“法、理、情”相结合方式,引导当事人化解矛盾,重塑信任。2017年,静安寺派出所的刚性执法和司法所的柔性治理相融合,有效防止各类矛盾纠纷进一步激化。
(二)法治宣传
一是带领司法所全体同志建立完善普法网络、创建微信公众平台,扩大法制宣传受众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街道、居委会二级普法宣传网络;并在“六五”普法期间创建微信公众平台,让社区居民接收“口袋中”的法律知识。二是继续坚持办好各类普法培训、法制讲座和法律咨询等活动。不断丰富普法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性的开展户外心理拓展活动,不断丰富法制宣传的内涵、提高法制宣传的效果。三是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社区。有针对性地在居民区中进行了邻里纠纷处置的讲座,禁毒的宣传展示,推进居民区进一步通过法治走向和谐。同时还引导居民自我宣传教育,有效地在社区居民中自发进行法律知识宣传。
(三)社区矫正
项文建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工作,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认真研究有关社区矫正法律法规,对本街道矫正工作现状进行认真分析,梳理出了以“责其罪、帮其心、挽其人、促其进”十二字矫正思路,持续贯穿于本街道社区矫正工作之中。在重大时间节点做好管控工作。
(四)安置帮教
2016年开始,项文建对未成年人刘某开展帮教,经常关心和慰问刘某,目前,刘某有了稳定工作和固定收入,能够独立生活。此外,改造惯偷梁某,帮助其找到了一份保安工作。为了防止其重新犯罪,经常在梁某休息日跟他谈心聊天。目前,梁某在保安岗位上获得了小区居民的好评,被小居民授予锦旗予以表扬。项文建在2011年到2015年被评为上海市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