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多元共治 中德学者共同支招

发布时间:2020/9/25 10:00:51 来源:联合时报  

图片说明:研讨会现场,中德专家通过视频连线交流讨论 刘子烨 摄

  “接下来大家发言时,请尽量言简意赅,留出时间让更多专家学者能够参与互动讨论。”由于要求发言的人数较多,主持人不得不按下会议“暂停键”,善意提醒。在9月22日至23日举行的“2020年中德专家研讨会”上,这一情景反复出现。

  研讨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共同举办,主题为“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宜居城市”,通过视频连线,中德专家围绕多个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发表视频致辞,市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姜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群说,近年来,上海市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促进城市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德国在城市化方面有着先进的理念,走出了一条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建设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宜居城市是两国城市共同的发展愿景。希望双方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实现携手共进、合作共赢。

  姜平指出,宜居城市首先要以人为核心,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也要关注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市民参与,形成政府、企业、社区和市民的良性互动。上海在生态岛规划、城市绿地建设、河道治理以及垃圾分类等方面形成了不少经验,希望中德两国专家进一步分享经验,共同推进宜居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

  聚焦“如何实现多元共治”议题,德国汉堡城市发展与住房部参议员多罗西·施塔佩尔费尔德分享了“德国经验”。她表示,在汉堡市,对于城市新建项目,他们建立了市民参与机制,搭建了诸如“城市工作坊”之类的交流平台,让公众能够参与了解项目的基本情况,参与项目设计的讨论,提出批评意见。她举了个例子:汉堡市计划将一片铁路区域改造成一片拥有1900套住房的住宅区,从2017年开始至今,在各个项目的建设阶段,市民可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全程参与项目的实施,这对项目顺利推进有很大帮助。

  “市民参与是‘城市增长’的前提条件。”多罗西·施塔佩尔费尔德表示,通过不断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不断扩大公众参与决策的空间,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有助于提高市民对城市建设项目的接受程度,从而减缓或者避免对立和冲突。

  “德国动员公众参与公共项目,和上海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相契合。”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关保英说,纵观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德国经验”,有以下显著特点:通过组织机构,通过建立体系化的参与程序,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城市建设,充分吸收公众意见。上海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公众可以通过直接参与、网络参与、社区参与、制度性参与(如政协参政议政)等各种方式,为城市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上海市政府参事蔡建国说,在特大城市中,面对不同群体的诉求,要有不同渠道的反映途径,建立立体式、全方位的治理机制,力争能够最全面、最广泛的满足各方的诉求。上海市政府参事许佩琴提出,如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要多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城市多元治理。

  聚焦“如何应对变化和挑战”议题,上海市政府参事唐子来提出,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共利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包容性发展。在他看来,在维护公共利益的过程中,要兼顾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大众利益和小众利益。“即使没有100%满足所有人的利益,但要尽量考虑到所有人的利益。”他说。

  “德国在推动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会尽可能让各种利益相关方参与进来,我相信我们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德国联邦建筑、城市与空间规划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安德烈·米勒表示,德国不少城市在打造新区的过程中,会尽可能考虑到各个层面的需求,打造住宅区域、休闲区域、绿化区域、交通区域。“当然,有时你即使考虑到了多数群体的利益,也会不可避免地损害部分群体的利益。比如,你在一条街道旁边打造一个绿地,很多居民会欢迎,但也会有人不满意。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优化公共政策。”

  两个半天、总计近7个小时的研讨会,在中德专家一轮轮互动讨论中落下帷幕。“在推动宜居城市治理方面,中德之间既有共性的经验,也各有差异化的探索,这可以让我们互相启发。”上海市政府参事杨建荣说,此次研讨会可成为中德专家深度交流的一个新起点,将来形成更多研讨成果,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