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宜居城市走向何方?来听上海市政府参事与德国专家的在线探讨

发布时间:2020/9/24 10:16:33 来源:东方网 作者:黄丽春  

  9月22日-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共同主办2020年中德专家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题为“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宜居城市”。

  上海市副市长陈群,艾伯特基金会理事长罗兰德·施密特在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市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姜平,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雷伯曼出席会议并致闭幕辞。全体市政府参事出席会议。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来自中德两国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未来城市的发展理念、提升城市的治理能力等议题开展研讨。两天时间里,两国专家、学者虽然身处不同城市、相隔近万公里,但是精彩的案例分享、生动的经验交流、激烈的互动发问、诚意的建言献策,无一不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共同的追求。

  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教授约翰·耶森看来,“欧洲城市”在城市规划方面作为榜样和典范(至少在欧洲中部)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即便诸如“智慧城市”这类城市发展策略中的后起之秀,也没能撼动前者的地位。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欧洲城市”的发展策略提出了挑战,正构成对城市(中心地区)活力和吸引力的威胁,比如,线上交易猛增,造成线下商店的零售业遭遇重创;居家办公盛行,造成城市办公场地的需求量骤减;世界各地的城市旅游业遭遇寒冬;乡村地区的住宅、紧邻休闲空间的居住形式吸引力上升。疫情仍未结束,发展趋势未来如何走向,目前还无法估量。“后疫情时代的城市究竟须具备哪些‘宜居’特质”,这是约翰·耶森认为值得深思的问题。

  上海市政府参事,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汪孝安认为,人民城市是上海未来城市发展的理念,上海2035规划的特征之一就是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要求,以此贯穿于总规编制的各个方面。他从2007年出台的《关于本市风貌保护街道(街巷)规划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的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说起,分享了上海的城市更新政策与实践。汪孝安说,在经历了长期高速的城市建设过程后,人们开始反思大规模城市建设对城市肌理、城市尺度和都市文脉所造成的破坏,开始关注城市街区的历史和建筑的文化价值。上海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从“拆、改、留”变为“留、改、拆”,停止大规模成片旧城改造运动,加大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力度,引入城市的“微更新”的理念,使城市更新进入小规模常态化状态。

  德国汉堡城市发展与住房部参议员多罗西·施塔佩尔费尔德同样以多个案例,分享了汉堡如何以多元共治方式实现宜居城市治理。据其介绍,作为一座工业和港口大都市,汉堡市内许多保护性项目都源自于结构转型,内城发展享有优先地位,广大市民期待能够参与这些过程,并阐明自己的诉求。他们的实践是:大多数市民参与活动采用多级流程,即首先举办一场启动活动,之后是深入沟通的阶段,然后收集反馈意见,最后再汇总编写成报告和建议。在处理市民参与的结果时,最低要求是将参与程序记录在案,并将结果对外公布(多数是网上公布)。通常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及各区的委员会来处理上述结果。而在部分程序中,市民参与的结果还会直接纳入下一步的规划程序,比如城建工程竞标的目标设定。

  上海市政府参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 规划学院教授、博士唐子来表示,探讨宜居城市的治理问题,需要立足空间治理范式转型、城市宜居水平提升、应对未来结构变化三个维度。在他看来,城乡规划既需要社会精英的价值引导,又必须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还要兼顾不是多数、而是少数的弱势群体,形成社会各方都能够广泛参与和达成共识的包容性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始终是城市发展的最核心资源,城市必须不断地提升宜居水平,才能吸引创新人才,从而应对变化和挑战。一方面是链接区域网络,包括交通关联网络和经济关联网络;另一方面是塑造地域特质,城市品质往往涉及“有形资产”,包括交通、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等,而城市特质则是“无形资产”,特别是历史文化资产。此外,还要应对未来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社会(人口老龄化)、环境(极端天气)等结构变化。

  四位演讲嘉宾的主旨发言和专题报告,引发与会的市政府参事和在线的德国专家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分别就围绕如何更好发挥城市规划的作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怎样形成并保留城市特质,以及城市转型发展等话题进行了互动交流。此次研讨会还吸引了本市相关部门、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领域研究团队代表的参与。

  (本文图片由唐风立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