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首页 >> 风采展示

打破常规 实现信息共建、共享、共用
——记宝山区应急管理局综合协调科科长施丽君

2020/7/8 9:30:05 作者:王洁敏

  17年来,施丽君始终牢记一名安监人的责任和义务,以饱满的工作激情和忘我的工作态度,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思想,为宝山区的安全监管工作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在线监管1万5千多家企业

  2018年正式上线运行的宝山区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二期),是施丽君带领着科室调研全区各个行业主管部门,与技术开发公司研讨开发细节,通过不懈努力和精心筹备的系统。目前系统内记录着15288家企业的基础信息和安全管理信息。

  施丽君说,这个系统的初衷,就是为了实现全区安全生产信息共建、共享、共用。国资委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有监管职责,街镇园区也有属地管理职责。这两方面应该是融合在一起的,比如,国资委、商务委等部门去企业检查,街镇也要去检查,那他们的检查信息如何互通互联呢?通过这个系统,相关部门和街镇园区,就能一目了然地掌握辖区里企业的情况。同时,系统里还包括了部分我们聘请的第三方的检查数据,可以为管理部门进行决策,实施精准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第三方服务机构在安全生产技术、人才和服务等方面优势明显,是政府部门监管的有效补充,2016年起区安监局对危化、金属冶金、物流仓储等行业开展第三方监管,对提高全区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安全生产第三方服务工作仍存在力量不足、能力不强、行为不规范、机制不完善、管理不严格等突出问题。为此,她协助起草了《关于加强宝山区安全生产聘用第三方服务机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宝山区安全生产第三方服务机构名录库,推动本区安全生产第三方服务市场专业化、规范化。



  “以案说安”打破部门壁垒

  2016年“以案说安”这一宣传教育模式在宝山区范围内推广,施丽君所在的科室承担了“以案说安”主题教育。通过分析各个行业的安全事故案例,增强企业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提升了企业生产的安全水平。“以案说安”打破了以往照本宣科的安全教育方式,以事故案例为教材,变感性教育为理性教育,摸索出来安全教育的新方法,以案例实施安全教化,使受教者直接从事故结果了解到正确的安全生产方法,这样不仅容易听得进、理解深、记得住,而且很容易受到触动,从而使管理者和企业员工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得以强化,提升基层全员安全素质。自2016年7月起举办各行业领域“以案说安”安全教育讲座,到2017年将“以案说安”安全教育讲座推广至各街镇园区,2018年又将“以案说安”安全教育讲座深入到基层企业开展,数万企业职工参与“以案说安”安全教育讲座,形成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

  “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有时涉及到几个部门,而部门之间又存在壁垒,”施丽君说:“部门之间不了解对方的职能,在各自作战的情况下,就会导致环节有一些空隙,加之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导致事故发生。”“以案说安”主题教育的初衷,就是要各行业都之间互相了解其他单位的职责是什么,互相了解后,把空隙互相弥补起来,安全生产工作就能更全面更系统化。

  每月组织了一期的“以案说安”,主要是专业部门的分管领导来介绍专业知识,比如安监局、市场监管局、规土局、环保局等。参加的对象也是安委会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加上各个街镇园区的分管领导,请他们来听一听各个专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涉及到哪一些方面。


  深化梳理制定标准化流程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推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提升本质安全度的一项重要工作。从2013年负责此项工作起,施丽君就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她深知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质量,一是取决于企业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和创建质量,二是取决于现场评审的质量。因此,她认真对照规范,一条条梳理,制定了《宝山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规范了宝山区标准化工作流程、区局和街镇园区职责分工、评审单位及评审人员行为规范和工作流程,实现了宝山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为切实做好服务企业工作,还编制了《宝山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资料集》,使企业标准化创建有方向、有指导、有步骤。

  此外,施丽君充分调研、摸清情况,撰写了多篇调研材料,负责起草“宝山区城市公共安全十三五规划——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宝山区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意见》等,为安全生产工作出谋划策,通过实化规划、细化措施,分解推动落实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她积极推进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严格“黑名单”管理,7批13家企业列入了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加强了对违法企业的联合惩戒。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东方网 劳动报 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