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花声里逐梦行——访上海兰奢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龙章
2025-7-31 12:44 来源:东方网 作者:张志萍
何龙章近照
追风少年,异乡打工
1978年11月18号傍晚,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小璜镇,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何家迎来了次子何龙章。新生命的降临,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在何龙章的记忆里,童年是饥饿与寒冷的代名词。焦头烂额的父母无暇过问他的学业,只盯着他干农活。若稍有懈怠,拳脚便会如雨点般落下。贫穷限制了他的想象,唯有默默耕耘。因肯吃苦,村里谁家有活计都愿叫他,报酬往往只是一餐饱饭。
1992年8月底,小学五年级开学前夕,何龙章穿着仅有的解放鞋上山砍柴。用力过猛间,柴刀劈下,树根却深陷泥中。锋利的刀口裸露在外,他不慎一脚踩上,鞋破脚伤,鲜血直流。他捂住伤口,以为血凝即愈。不料伤口很快化脓,令他步履蹒跚。
开学当天,他骑车带同学在泥泞的山路上颠簸,下坡时不慎撞上了石头,连人带车被翻入水沟。昏睡半小时后,醒来再赶到学校,报名已结束了。他,辍学了。
第二天,一位浙江温州籍老板登门,招弹棉花工人,月薪80元,问他是否愿意同行?何龙章心中一动。自五六岁起,他就梦想靠自己的双手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1991年曾听闻南昌工地做泥工挑泥浆很赚钱,可惜未能成行。弹棉花虽非建筑,好歹在室内,日晒雨淋不着,总强过种田。80元月薪在1992年绝非小数目!机会难得,岂容错过!
带着感冒的病体与累累伤痕,14岁的何龙章,毅然踏上了前往浙江湖州晟舍乡轧村镇的艰难打工之路。
何龙章回当年打工地轧村镇原址。
归途坎坷,父爱拳拳
何龙章铆足干劲,日弹三四十床棉花,生活渐趋安定。因向老板承诺过年不回老家,思子心切的父亲多次写信,却因漏写地址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之际,老实巴交的父亲二话不说,买了绿皮火车票直奔杭州,再转大巴到湖州,又坐了公交。从未出过远门的父亲坐过了站,精打细算的路费顿时告罄。无奈,他只得徒步,边问边走。饥肠辘辘时,向路边工地工人讨了口面条充饥。走了一天一夜,父亲终于摸到了儿子干活的地方。
熬过年关,归心似箭的何龙章辗转至杭州买回家的火车票。春运期间,一票难求!在人潮汹涌的火车站地下室裹紧身子捱了三天三夜,他终于买到了回程的火车票。
屋漏偏逢连夜雨!刚买到票的何龙章遇上一个自称江西老乡的人,开口借钱。善良的他未假思索,倾囊相借。谁知那人背信弃义,借而不还。到家后父亲索要工钱,囊中空空如洗的他分文难出。
再赴上海,三林务工
1994年新春,过完年的何龙章即将踏上归程。这时,接到一位在上海开弹棉花厂的温州籍老板的召唤,邀他去上海,月薪从80元飙升至250元!兴奋不已的他立刻改道,奔赴上海川沙县三林镇。
弹棉花机器转速高达每分钟一千四百转。棉花中偶有石头、螺丝甚至铁块等杂物,撞击易迸发火花。一次同事不慎引发火星,身手敏捷的何龙章眼疾手快,拎起灭火器瞬间扑灭。然而意外难防。一次操作中,他未留神,将塑料袋套向机器,手套和袋子瞬间被卷入,手被机器生生拉断,剧痛钻心,他坐在地上哇哇大哭。次日老板带他到周浦医院拍片,确诊两根骨头全断,只得打上石膏。
何龙章在弹棉花。
回家过年,老板怕其父母知情,叮嘱他拆掉石膏。火车上人潮汹涌,为保护伤手,老板用两片毛竹将其裹住,吩咐下火车后立即拆除。到家后的何龙章对受伤一事只字未提。
“抵债”奉贤,初尝创业
年后返沪,何龙章照例回三林工厂。老板有位常来玩耍的朋友,悄悄对他说:“来我这弹棉花,月薪300元。”何龙章欣然应允。回老家帮父母收割完稻子后,他径直去了周浦新东家处。
仅仅过了半年。一夜,厂子突发大火,烧成一片灰烬。厂毁薪断,老板走投无路。其表弟欠老板2000元,此时催还,却称无钱。绝望的老板问何龙章:“想做老板吗?厂子卖给你敢不敢要?这是个机会!”“敢要!”何龙章斩钉截铁。结果便是,老板将表弟在奉贤县(现奉贤区)柘林镇的弹棉花设备作价4500元“卖”给何龙章抵债,由他去柘林镇开厂“抵债”。
4500元在当时是笔巨款。工作仅半年的何龙章,翻遍口袋仅有1800元。他日夜兼程赶回老家。
彼时,何父靠卖鞋辛苦积攒了8500元。得知儿子急需用钱,父亲二话不说,倾囊相授。感恩的何龙章想接父亲来沪,父亲以“讲不来普通话”为由婉言谢绝,让他带上哥嫂。那年,何龙章18岁,哥哥23岁,已成家生子。
弹棉卖果,掘得首金
在奉贤柘林镇夹路村奉柘公路边租住不久,因道路开挖,何龙章栖身的房子面临拆除,物品被弃于露天。夜色渐黑,兄弟俩欲哭无泪。此时幸得村民汤志元、朱才英夫妇伸出援手,腾出自家的杂物间无偿供其暂住。一个月后,又通过任村支书的外甥,找到两间破旧无窗无门的危房免费安置。自此,何龙章与善良的汤家夫妇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何龙章(左一)带两个儿子探望朱才英(左二)老人。
购置材料及必需品后,8500元仅剩下了300元。何龙章与哥嫂开启了弹棉花生意。
弹棉花生意兴隆。到了夏季,赤日炎炎,弹棉花门可罗雀。颗粒无收,何以维持生计?兄弟俩想到了卖水果。于是,天尚未破晓,他们便蹬着三轮车摆渡至十六铺批发水果,深夜方回柘林,往返耗时十六个小时。
卖水果赚的是辛苦钱。滂沱大雨中,撑着伞躲在柘林菜场门口的何龙章,浑身湿透,形同“落汤鸡”。
他忘不了——一次卖水果,因为多找了顾客一毛钱,发觉后欲讨回,却遭两记耳光。无辜被打,不敢,也不能还手,唯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一次在家弹棉花,门口多人在等公交。一位在菜场卖干货的山东男子久候后招呼他出来。他以为是问车次,或者是问弹棉花事宜,他高兴地出去,不料对方开口就让他叫“爸爸”。他强忍怒火,转身回屋。他说:“若和他争吵,必遭殴打。若无这份忍让,就没有今天的何龙章,我早回江西了!”
两年间,兄弟俩凭借坚韧和顽强,风雨无阻,日收入200元,掘得创业第一桶金,为生命打下了坚韧的底色。
羽翼渐丰,进军家具
稍有积累,何龙章便思“滚雪球”做大。他在经营弹棉花业务的同时,于柘林菜场建设银行旁租下五六平米小铺,销售从城隍庙批发的床上用品及拖鞋、短裤、帽子等。赚到钱后,又到大街连开两家门店,亲赴常熟进货,由妻子看店,售卖服装百货、五金、床上用品。
2004年,何龙章羽翼渐丰。老家堂哥见其生意红火,亦想来沪开服装店。闲聊间,堂哥无意提及某老乡在上海卖家具获利颇丰。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嗅到商机的何龙章立即打听到老乡在沪太路的店铺地址,乘公交前往。店铺规模宏大,老乡神采飞扬:“昨天卖套沙发赚500,今天卖张床赚300……”何龙章心中顿时失衡:自己卖套300元的西装,不仅要敲裤边,顾客还要讨价还价,利润只有50元,与卖家具利润相差实在悬殊!
2004年,凭藉祖父是木匠的家传底气,何龙章注册了“龙皇”商标,毅然改行,开设梦兰家具店。
2024年7月,梦兰家具店获得“爱心企业”称号,左二为何龙章。
从弹棉花到卖家具,隔行如隔山。但何龙章迎难而上——当初去常熟批发服装,亦是首次;去苏州批发家具,纵使脑中空白,亦无所畏惧。每一次出发,对他而言,都是挑战!
租下店面的他底气十足地对老乡说:“明天进货,我叫了5吨卡车,我只装半车。你坐前面带路,我睡觉。”心中却暗自窃喜:老乡“占便宜”搭车拉货,自己“占便宜”得人引路。老乡进什么,他就进什么,可谓双赢!
家具需安装,这对“小白”何龙章是又一挑战。幸而老乡豪爽,倾囊相授,上门指导。从拧螺丝开始,到完整安装,一来二往,聪慧的何龙章渐入佳境。
义正词严,捍卫权益
顾客并非全是善类,偶尔也会遇上险恶之徒。一位刚出狱的本地人购家具,送货到家却称无钱,并威胁道:“知道坐山虎和爬山虎吧?我刚出来,光脚不怕穿鞋的。”暗示何龙章是外来的“爬山虎”。何龙章义正词严:“我只懂你买了家具,装好了,必须付钱!”并正告对方:“你走前面,我走后面,一起去派出所。若警察认识我何龙章,钱我一分不要。若认识你,家具白送!”最终,此人如数付款。
经营销售,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一次,顾客购家具后,当晚突遇台风,运送途中不慎淋雨,家具受潮变形。顾客因需开张,坚持次日必须送达。何龙章协商:“样品先拿去应急开张,若不满意可退款;若满意,开张后换新再付钱。”对方不依不饶,坚持索赔。直至何龙章欲报警,才勉强付款。创业之路,有顺遂,也有波澜,所幸正义终究战胜邪恶。
“梦兰”床垫,独舞申城
何龙章年少时的梦想,便是靠体力自立,成为老板。他妻子名中有“兰”,2006年,他聘请有七八年经验的老师傅,创立“梦兰”牌,专做席梦思床垫。
“买到次品,你会怎么想?凡事要换位思考。”何龙章严把质量关,视口碑为生命。从缝针到跳线,皆用心调整,时刻紧盯工艺,力求精致完美。
2021年6月,梦兰家具店荣获柘林镇“柘树成林”区域化党建优秀单位。
2008至2018十年间,“梦兰”牌席梦思床垫从无到有,从遍布奉贤各镇,到占据上海市场七成份额,何龙章在申城席梦思领域翩然“独舞”!
小有成就的何龙章,追梦步履不停。2017年,他在奉贤区南桥镇九华路盘下店面,冠名“追梦楼”。一楼办公区正中,赫然悬挂着当初创业时的弹棉花工具:“它时刻提醒我,要不忘初心,不要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从租到买,众志成城
2005年,何龙章以年租金3.3万元,租下柘林镇钦林北路61弄37号供销社老仓库经营家具。六年后,考虑到妻子的四个姐妹均在沪,家族企业需要发展,他决心买下仓库。
首日谈价,房东开价50万;次日再谈,涨至60万;第三日,竟要70万!何龙章坐不住了,咬牙决定:买!
凑足了购房款,拆除重建、装修仍是一笔巨资。没有钱,怎么办?他想到了向亲哥哥求助。
哥哥在航头卖水果维持生计,日子拮据。嫂子也回复:无钱可借。何龙章没有灰心,坐下来与哥哥恳谈:“‘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患难见真情。我们血脉相连。如今是我困难之时,亦是我开心之际。娶妻、娶媳、买房、建房,你必须帮我,帮多帮少在于你。若我开店,不借可理解,因为有风险。但今日我是造房,且是在上海。房子造好,出租亦可赚钱;若遇拆迁,更有补偿,近乎零风险。你能说不借吗?”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打动了哥哥。
一周后,哥哥凑来25万。又过一周,竟凑足了30万。何龙章感慨:“若当初负气而走,不但借不到钱,手足情分恐也难存。如今哥哥如此,我们兄弟情谊更加深厚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因何龙章人品出众,周遭不少上海朋友闻讯,你五万、他十万、甚至二十万,纷纷无条件相借。其中一位借出10万的朋友直言:“有就还,没有就算了。”朋友们的鼎力相助,令何龙章感动不已。
多元经营,稳中有升
从小门店到家具大卖场,何龙章构建起多元化经营格局,事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2014年,上海兰奢实业有限公司正式创立。
何龙章坦言,实体经济靠价格优势与优质服务立足。随着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同质化竞争加剧。他的优势在于:经营用房自有,省去租金;家族企业,员工多为亲属,劳资和谐;产品薄利多销——原来赚1000元的沙发,现在赚500、300元亦满足,有赚总比没赚的要好;服务一如既往重口碑,赢得众多回头客。抱此心态,即便市场低迷,其销售仍稳中有升。
7月14日接受笔者访谈当日,何龙章喜获两家合作单位好评——闵行某学校:合作四五年,有求必应,从不推诿。普陀某医院:需搬动办公室及家具,求助后,他立即派两名师傅支援。对方由衷赞叹:“跟你合作真省心!不仅响应快,售后服务更是到位,一句话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何龙章获得2018-2021柘林镇“最美圆梦人”荣誉。
感恩于心,践行责任
三十年前赤手空拳来奉贤创业,幸得汤志元、朱才英夫妇无私相助;一路走来,更遇诸多贵人提携。感恩之心,何龙章念念不忘。逢年过节携礼探望汤家夫妇,已成惯例。二老生病住院,他必到院探视。有一年老先生四次住院,他便去了四次。前些年老先生离世,他奉上万元奠仪。乡邻亲切地称他为“汤家的小儿子”。
何龙章探望恩人朱才英老人。
事业有成后,何龙章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尽己所能,履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2012年,他的幼子入读南桥的幼儿园。解放路上三校相邻,路窄车多,早高峰拥堵成常态。常见白发老者骑车载孙,过不去只得下车推行。此情此景,击中了何龙章柔软的内心。
2024(上图)、2025年(下图)新春前夕,何龙章到柘林养老院,陪老人们提前吃年夜饭。
某夜,何龙章与在政府部门值班的朋友谈起一个想法:自当年起,想请柘林镇养老院老人一起吃年夜饭,费用由他承担。朋友提醒:“马路上比你大的老板排长队。这不是作秀,要坚持才行,否则不如不做。”何龙章心意已决。朋友随即联系养老院院长。次日一早,何龙章便与院长对接。自2014年公司成立起,他每年春节前携礼赴养老院食堂,请老人们吃团圆饭。这一坚持,便是十一年!
何龙章向老家肥泉村党建服务中心捐赠物资。
何龙章向母校肥泉小学捐赠物资。
2016年10月,何龙章回访母校肥泉小学。深秋十月,天未大寒。课间一位老师迎面感叹:“冷死了。”何龙章在走廊驻足良久,只见木质门窗破败,寒风穿堂,呼啸而过。他当即嘱托老师:“请将全校门窗换成铝合金的,费用我来。”并亲自驾驶2吨卡车,为母校送去办公桌椅。
柏村小学赠送锦旗。
达日县教育局赠送锦旗。
达日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颁发捐赠证书。
2008年5月12日,他从电视上得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他蹬着三轮车,将亲手弹制的棉被送至柘林镇民政局;2016年5月,向贵州省务川自治县柏村小学资助建校,添置教育设备;2018年7月,向青海省达日县教育局捐赠30套床、衣柜、桌子;2020年10月,向青海省达日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捐赠财物;疫情期间,虽自身生意停摆,仍向老家捐赠了财物……
作为奉贤区柘林镇志愿服务中心志愿者,2020年5月,经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审,获评“上海市优秀志愿者”称号;2021年6月,再获柘林镇授予的“最美圆梦人”称号。
2020年5月,何龙章获评“上海市优秀志愿者”称号。
同时,其掌舵的“梦兰家具店”亦屡获殊荣:2018-2019年度:“柘树成林”爱心公益企业;2021年6月:“柘树成林”区域化党建优秀单位;“抗疫同行”致敬爱心单位。
何龙章说:“助人为乐,我快乐。纵有人嘲笑讽刺我作秀,背后之言,我只当没听见。有一分钱,出一份力,实实在在做好事,问心无愧。”
奉贤福地,传承梦想
“要懂得知足,知足常乐。”“只要努力过,便无悔。”“人各有志,品行须正,要做对社会、对家庭、对家族有用之人。”生活中,何龙章以此严格要求二子。他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这辈子从未7点后起床,最晚不过6点半。晨起,或跑步,或看电视、吃早饭。此为磨炼意志,告诫自己不可惰怠。”
在其培养和熏陶下,在香港读研究生的长子今年毕业,即将步入职场。18岁的幼子,就读于七宝中学高中。
不忘初心,当初何龙章弹棉花工具赫然挂在他办公室墙上。
弹花声里逐梦行。
行进在“追梦”路上,48岁的何龙章踌躇满志:“为人正派,品德端正,是我处世底线,亦是对儿子们的教诲。我计划55岁退休。传承路上,已安排幼子学有所成后接班。我对他说,爸爸的终点是你的起点。自今日起,需严于律己,做事当有吃苦耐劳精神,在爸爸的基础上努力进取,做强做大,守住基业。人,一定要有梦想。有梦想,才有未来!”
奉贤,是何龙章梦想启航之地。扎根奉贤三十载,他心怀感恩:“江西生我,上海育我,奉贤是我的福地,第二故乡。我于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