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洗手”那些事,你未必真的了解
2024-6-3 12:45 来源:东方网 作者:张兆文
现代社会,洗手早已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卫生习惯。但你可能无法想象,170多年前,在缺乏现代医学知识和卫生观念的时代,即使是医生们,也没有洗手概念,解剖完尸体后不经洗手消毒就直接为其他病人做手术。而最先提出洗手这一概念的先驱,却遭到了同行们长期的打压和冷嘲热讽。
他向世人揭示了洗手的价值
老一辈人形容女人生孩子时,就如同从“鬼门关”走了一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19世纪初,有许多产妇在生产后死于一种叫产褥热(Puerperal fever)的疾病,即便在医疗水平相对先进的欧洲,部分医院的产妇死亡率仍然达到30-40%。而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产科门诊-维也纳总医院存在着一个怪象,产科一病区的产褥热死亡率高达11.4%,但产科二病区的产褥热死亡率仅为2.8%。这个问题引起了刚刚入职产科一病区的医生伊格纳兹.塞默维斯(Ignaz Semmelweis)的关注。
塞默维斯对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做了许多假设和研究:例如产妇分娩时的姿势、给男医师检查造成的尴尬等,但都逐一排除。直到1847年3月的一天,塞默维斯的挚友、维也纳总医院法医学教授科雷契卡(Jacob Kolletschka)突发急病去世,其症状与产褥热患者几乎完全相同。当塞默维斯回顾时发现,科雷契卡曾在解剖尸体时被划伤,这让他意识到,也许“致病因子”来源于尸体,通过伤口进入体内继而引发感染。
带着这个疑惑,塞默维斯注意到,医院内的医生们会在早上检查甚至解剖尸体。到了下午,医生们和学生们会进产房为产妇检查及接生。相较之下,助产士则不会接触到尸体,她们的工作范围仅限于产房。巧合的是,产科一病区主要由医生和医学生负责接生工作,而产科二病区的接生人员只有助产士。
因此塞默维斯推测,或许正是医生和学生将尸体上的“致病因子”传播给了产妇。那时的医师在诊疗不同病患之前,不像现在必须将手部刷洗干净,因此解剖验尸时沾染上的“致病因子”,就会跟着他们被带到产房里。
1847年,经过不断尝试,塞默维斯发现次氯酸钙溶液可以完全去除手上残留的腐臭气味,并以此推断次氯酸钙也能除去双手所携带的“致病因子”,于是他要求维也纳总医院参与接生的人员必须在接生前使用次氯酸钙溶液洗手,事实证明,产妇的死亡率也随之锐减。
1850年春天,塞默维斯在颇负盛名的维也纳医学学会向台下的一众医生宣传洗手的好处。然而他的理论却与当时普遍接受的医学认知大相径庭,因此受到猛烈抨击,纷纷指谪他的研究和逻辑有误。一方面,当时的守旧派权威并不认可尸体会存在致病物质;另一方面,塞默维斯的理论让医生成为了导致产妇死亡的罪魁祸首。
往后的几年里,虽然塞默维斯撰写并出版了著作《产褥热的病因、概念及预防》,坚持推行洗手制度,但孤军奋战的他仍然受到了源源不断的质疑、反驳和嘲笑。最终,塞麦尔维斯因长期的心理压抑导致精神错乱,被送进精神病院,并于1865年逝世,年仅47岁。
直到19世纪70年代,伴随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证明了微生物在疾病传播中的作用之后,医生们才逐渐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19世纪80年代,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布了第一部关于手部卫生的指南。
2008年,促进用肥皂洗手公私伙伴组织(PPPHW)倡议:每年10月15日为全球洗手日。
2009年,世卫组织把每年的5月5日定为“世界手卫生日”。
2018年,在塞麦尔维斯诞辰200周年之际,匈牙利政府宣布7月1日为塞默维斯纪念日。在塞默维斯的理论遭到嘲弄轻视的一百多年后,布达佩斯医学大学(Medical University of Budapest)更名为塞默维斯大学(Semmelweis University),以此纪念这位坚持通过清洁双手来改善医疗质量、却未获得重视的公卫英雄。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的一项研究发现,每个人每只手上大约会有150种细菌;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约有80万个细菌。
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2015年,美国卡布利洛学院(Cabrillo College)的微生物学家Tasha Sturm和她 8岁的儿子从室外玩耍回来后并没有马上洗手,而是用她儿子的手在装有培养基(TSA琼脂)的培养皿上印了个手印,再将培养皿进行培养。短短72小时后,培养皿上便长满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微球菌等各种细菌菌落,令人触目惊心。
(Tasha Sturm 制作的手印 图片来源:https://twistedsifter.com/2015/06/microbiologist-takes-sons-handprint-and-incubates-the-results/)
最容易被大众忽视的洗手,恰恰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2023年《柳叶刀》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不洗手的受试者,使用肥皂洗手的受试者多项风险均有所降低,其中急性呼吸道感染风险降低了17%;下呼吸道感染风险降低了22%;上呼吸道感染风险降低了26%。
正确的洗手时机和方法
虽然洗手简单且效果显著,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并没有正确良好的洗手习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洗手呢?
1.洗手的时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WS/T 699-2020人群聚集场所手卫生规范》,提示下列四种情况应进行手卫生:
①清洁操作前:如饮食前、加工制作食品饮料前、触摸口鼻和睛前、护理老年人和婴幼儿前等。
②污染操作后:如咳嗽、打喷嚏用手捂口鼻后、大小便后、护理病患后、触摸钱币后、接触或处理各种垃圾和污物后等。
③手部卫生:手部有明显污染物。
④传染病流行期间: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键等各类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后。
2.洗手的方法
①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③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④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⑤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⑦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注:洗手的整个搓洗过程至少需要20秒,大约是哼唱两遍“生日快乐歌”的时间;以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双手;洗完后使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或风干。
(作者系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兆文)
(以上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