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家具数字化管理

2022-3-2 14:56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玺撼  

  上海首个“城市家具”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正在成为公共服务设施实施日常精细化管护的重要依据。昨天,记者在长宁区城运中心看到,一块大屏上密布着4种图标,分别对应废物箱、雕塑、公共座椅、店招店牌等4种城市家具。点击每个图标,该点位的具体地址和一张近况照片便显示出来,如果近期各类巡检发现了问题,还会有关于问题的描述及后续处置情况。

  以纳入试点的苏河步道华政段为例,此范围内的公共座椅均已贴上二维码,扫描后,任何人都可以对这一带的城市家具发表意见。

  “通过数字化赋能后,这些城市家具相当于一个个数据终端,用接地气和高效的方式采集人民建议,促使城市家具往更因地制宜、更贴近民心的方向去改进。”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谢艳平表示,目前长宁区首批城市家具正在推进数字化赋能,包括程家桥街道的近50个废物箱、4座雕塑,新华路街道的70多个公共座椅,华阳路街道的200余块店招店牌。

  未来,长宁区内近千个废物箱、500多个公共座椅、60多座雕塑等城市家具都将成为所在街区老百姓的“知心人”,脏了、破损了、有隐患了……一有问题,热心人的反映和建议将“秒传”至管护单位。

  对城市管理者而言,城市家具的数字化,也让监管变得更加高效。记者从长宁区绿化市容局了解到,目前,该数字化管理平台可对长宁区5000家门责单位、6000多块店招店牌实施精细化管理,具备市容事件可视化及热力图分析预警等功能,做到市容环境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整改。

  城市家具既能作为点状的数据终端接收人民建议,还能组成数字区块,进一步激发社会共治力量的潜能。

  “公共座椅的设计设置和认建认养,上海充分调动社会共治力量来参与,让我们看到城市家具在城市治理中的更多可能性。”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二级巡视员缪钧表示,许多沿街商户利用外摆位,开放座椅供市民休憩,这些商户也成为管护座椅的志愿者,随时与所在区、街道相关部门保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