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艺魂 促虹口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

2025-1-3 17:20   来源:东方网   作者:曾子檬   选稿:马骏杰

  近年来,上海文旅事业蓬勃发展,作为流量型城市入口和服务型经济引擎,文旅市场在供需两旺中亮点纷呈。虹口区作为上海的重要文化旅游区域,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进一步促进了区域消费市场的发展,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逐渐清晰,有效提升了虹口区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月3日,上海市虹口区副区长陈筱洁做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在线访谈直播间,向广大市民和网友介绍2024年虹口区的文化建设和“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情况。

“文化三地”底蕴深厚 演出演艺历史悠久

  虹口区地处“一江一河”交汇处,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近年来,虹口区围绕“文化三地”建设,谋篇布局、精耕细作,全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区”。

  陈筱洁用几个数字分享了虹口文化的基本情况。一是围绕“三大版块”。虹口已经打造形成“北外滩艺术岸线”“四川北路演艺新联盟”“环鲁迅公园艺文群落”三大文化版块,将文化资源、文化空间等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实现资源共享、版块联动。二是构建“1+2+N”框架。“1”就是北外滩旅游度假区;“2”就是音乐谷国家音乐基地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两个国家级文创产业基地;“N”就是几条代表性马路,比如甜爱路、多伦路、乍浦路、溧阳路等等。三是打造“几大”品牌。23年年底,虹口发布了“文化三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着力打响“书香虹口”“虹口音乐”“虹口有戏”“多伦海派文化”“鲁迅文化”“沈尹默文化”“精武文化”等品牌,不断提升虹口文化的显示度、影响力。

  虹口文化的标识度体现在很多方面,陈筱洁重点介绍了虹口的文化演出和演艺。虹口演出演艺历史悠久,曾享有“过河看影戏”的盛誉。1897年5月,中国第一场电影在虹口的礼查饭店放映。1908年,在虹口建成了中国第一家电影院——虹口大戏院,中国电影由此进入影院时代。上世纪20年代,虹口先后建成了32家电影院、46家影视公司,如群众影剧院、胜利电影院等,形成了独特的观影文化。此外,蔡楚生、胡蝶等大批活跃影坛的明星也都工作生活在虹口。除了电影,虹口与戏剧表演也颇有渊源,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上海戏剧专科学校,于1945年在虹口创办。如今的虹口,也是影视作品的热门取景地,如《第三种爱情》《三十而已》《酱园弄》等多部作品在此拍摄。戏曲、戏剧名家也热衷于虹口,如戏曲名家王佩瑜、高博文、张军等都在虹口开设研习所、举办音乐会,最近梅派大青衣史依弘也将落户虹口。历史的积淀和近年来的发展,使虹口的文化演艺特色越发的鲜明。

  演艺经济是虹口这两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特色鲜明的产业。对此,陈筱洁重点提出了一个联盟和一个联动。首先是一个联盟,2023年3月虹口率先在全市设立“四川北路演艺新联盟”,旨在集聚激活四川北路沿线富有特色的中小型演艺空间(比如摩登天空、开心麻花等),并联动北面虹口足球场、南面友邦大剧院等专业演出场所,拉近市民游客与艺术的距离,吸引更多的优秀演艺人才和作品来到虹口,进一步提升演艺能级,催生演艺亮点,丰富演艺体验,创造更有标识度的虹口文化演出经济生态,营造“处处能演出,人人可艺术”的城市文化氛围。其次是一个联动,指“酱园弄”和“今潮8弄”的“弄弄联动”,让酱园弄的都市影视与今潮8弄的国潮经典两大文化IP实现整体联动、整体发力。去年春节期间,陈可辛导演的《酱园弄》在乍浦路、北海宁路区域取景拍摄,随后这一区域也被称为酱园弄,成为了许多群众的老上海风情网红打卡地。虹口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结合周边的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等资源,着力在乍浦路周边打造一个新的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目前,酱园弄区域正在建设都市影视基地,让市民游客可以一站式体验海派电影文化;同时,今年也会有更多电影在这里进行拍摄。今潮8弄及旁边即将开业的滨港商业二期,将打造20余个特色演艺空间。弄弄联动的一大特色,就是将打造“影视+二次元”特色商业街区,以四川北路-海宁路-乍浦路-武进路为主要区域,引入二次元街区理念,在滨港商业中心、乍浦路、国际电影院等落地动漫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空间、主题餐厅、主题活动等IP。

商旅文体展深度融合 文化地标激发市场活力

  四川北路,这条曾经与南京东路、淮海路齐名的马路,如今在虹口的精心打造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陈筱洁介绍,虹口制定了《创新引领四川北路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通过优化商业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引进优质项目等措施,推动四川北路的商业振兴、街区焕新和文化复兴。

  虹口足球场区域现在是虹口演艺经济最火爆、消费带动最显著、人流人气最旺盛的区域之一。24年虹口足球场举办了24场演唱会,包括张杰、蔡依林、凤凰传奇等,吸引观众858.4万人次。依托演艺平台,虹口进一步拓展延伸服务,推出演唱会+主题市集、演唱会+剧院等配套服务,引流效果显著,消费增长快速,力争把“音乐流量”变为“消费留量”。

  虹口足球场联合周边的鲁迅公园,朱屺瞻艺术馆、多伦当代美术馆、鲁迅纪念馆、青藤美术馆等艺术馆,甜爱路、甜爱花园、多伦路文化一条街等马路,龙之梦、宝华等商业体,形成了虹口区另一个重要的文化版块——环鲁迅公园艺文群落。在此区域,各大文化展馆持续推出高质量的艺术展陈活动,为市民游客打造文化休闲的好去处。其中,甜爱路一直是受年轻人和情侣们欢迎的打卡地。为了打造“甜爱·同心”IP,虹口在甜爱路周边着力打造“甜蜜产业”。虹口区甜爱路婚姻登记分中心于23年12月2日正式开放,并在公园一角建设了近5000平方米的甜爱花园,成为新的婚恋文化地标。

  除了四川北路、虹口足球场等“老字号”,近年,虹口北外滩发展势头正猛。陈筱洁介绍,“十四五”以来,虹口围绕北外滩“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地”“新发展理念实践区”的目标定位,依托“一江一河”交汇处滨水资源优势,坚持水岸联动、港城联动、商旅文会展联动,加快建设高端商业商务、特色文化体验、国际化会议博览功能集聚的国际级中央活动区。从区域形象来看,世界会客厅、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成为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海城市推介大会等多个高规格会议、论坛、展览的举办地,滨水公共空间持续优化,国客、国航段吸引上海帆船公开赛、上海赛艇公开赛等活动落地,北外滩区域国际顶流中央活动区初露峥嵘。在旅游产品构建上,北外滩地区正在全力建设北外滩国家都市型旅游度假区,形成了品质化、层次化、特色化的度假产品体系。依托高端酒店、奢华邮轮、文博展馆等载体,推出了包括品质住餐、商务会展、邮轮度假、品牌演艺、文化休闲、运动康养、时尚购物、赛事体验等在内的多元化旅游产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在特色活动供给上,成立了“北外滩艺术岸线”,推出“流淌的音符”“屋顶音乐会”“克勒门文化沙龙”等文艺IP;打造滨水体育休闲活动带,承办上帆赛、上艇赛等国际专业赛事,开展白玉兰冰雪节、精武千人大赛、北外滩最美丽人行等群众体育活动。此外,虹口旅游节、购物节、光影节等主题活动也集聚北外滩。精彩纷呈的活动为北外滩不断引流,持续注入活力和动力。

文化品牌熠熠生辉 文旅活动丰富多彩

  虹口历来非常重视文化,也非常注重文化地标和品牌的打造。陈筱洁重点介绍了虹口四大文化品牌。

  一是“书香虹口”。虹口依托“文化三地”资源,以“文化+”理念促进全民阅读和书香虹口建设,连续6年承办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暨开幕式,连续举办5届上海国际文学周·诗歌之夜汇演活动,推出首届上海国际儿童文学周,举办2届区域性书会——虹口书会,举办虹口区青少年阅读节等。2024年完成区图书馆的修缮改造,建成巴金图书馆,向公众开放“上海早晨”中国证券博物馆阅读厅,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等2家入选全国最美书店。此外,今年着重打造了阅读新地标,也是全市首家24小时城市公园图书馆——“和平书院”。

  二是“虹口音乐”。虹口拥有一个国家级音乐产业基地——音乐谷;同时,虹口也是国歌的重要孕育地,国歌的词曲作者田汉和聂耳都曾在虹口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足迹,位于北外滩的聂耳旧居也即将打造成为公共文化空间,向公众开放。去年,虹口区对音乐谷区域进行了优化提升,先后举办陶喆线下音乐会、腾讯DNF电竞比赛、国际电影节专题活动、国庆光影秀等多场活动,举办了上海2024第二届“文创上海”创新创业大赛音乐创新+音乐赛道成果展,扩大基地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以内容营造沉浸式体验消费新场景,塑造音乐、电影及文旅新格局,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此外,还有多伦路音乐沙龙、北外滩音乐会等。

  三是“虹口有戏”。今潮8弄周边集聚着诸多的演艺空间,“有戏堂”、胜利剧场等就是着力打造的综合活动空间。2024年,“超时空对话”——上美影“遗珠”×HiShorts!动画艺术展,“弄月·中西”海派中秋灯会、“艾贝尔之梦”法国光影巡游、国风主题巡游“神仙拜月图”、“狮耀中秋”国潮市集、“线狮少年”福建国家级非遗艺术表演以及中法艺术家联袂上演的“奔月”多国舞蹈光影演出等多类型活动在今潮8弄举行。虹口区还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以高峰论坛、戏剧演出等多种形式联合举办建校70周年校庆活动,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共同打造的话剧《千里江山图》于友邦大剧院进行虹口专场演出。

  四是“电影虹口”。去年,虹口举办上海旅游节·虹口欢乐节暨首届上海影视文化旅游节,推出“戏游虹口”(100个影视取景地)、“夜游虹口”(100个文旅夜经济点位)、“跑游虹口”(100人次名人跑)、“艺游虹口”(100场文博、艺术、演艺等活动)等四大板块内容。今潮8弄三联排作为新海派文化中心,举办“海上听潮流光溢彩——北四川路与中国电影发轫”主题展。此外,以电影《酱园弄》拍摄为契机,在乍浦路打造上海首个影视风貌街,不断推动影视公司进驻虹口,落地举办各类影视活动,打造虹口特色影视产业。

  对于演艺经济促进消费方面,陈筱洁表示,未来虹口一方面要因需施策精准服务,推动文化演艺经济提质增效;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推广融合联动,推动文化演出商业模式升级。

  此外在其他产业融合方面,虹口区致力于构建“演艺”“影视”“二次元”+“邮轮”的“3+1”产业框架,推动文创特色产业发展。虹口区现已支持培育了艾漫动漫设计、纵游网络技术等上下游公司,基本具备了二次元的产业链要素,下阶段将逐步增加国内外游戏、动漫、影视等产业的有效融合和联动效应。结合四川北路等商圈的改造升级,尝试打造虹口首个二次元商业街区,提升商圈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四川北路-海宁路-乍浦路-武进路为重要区域范围,以滨港商业中心整楼层品牌业态打造为中心,结合今潮8弄街区打造以及乍浦路影视风貌街、国际电影院、多伦路等周边街区动漫IP空间打造,创造“二次元+传统旅游景区+文创”消费新场景。引入传统文化、中国风内容的二次元游戏和动漫内容,打造文创示范案例,吸引带动消费经济。同时,激活各级社会平台资源,共同举办二次元主题活动和展会,提升区域二次元、游戏文化氛围和影响力。逐步加强文创产业政策措施支持,同步提升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