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峰共享便捷停车 上海积极推进停车难综合治理民心工程

2021-12-23 08:12   来源:东方网   作者:吴梦迪   选稿:张丹洋

  如今,停车难已是很多超大城市都会遇到的顽疾,开展停车难综合治理成为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12月22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斌作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在线访谈,带领大家走近停车难综合治理民心工程,谈谈上海治理停车难矛盾的主要思路和举措,并为网友解答与这项民心工程相关的问题。

  市区联动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利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加剧,带来了严重的停车难问题,特别是老旧住宅小区、三甲医院等都面临着停车需求急剧增长、停车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

  针对此次“停车难综合治理”,市交通委会同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区政府,聚焦老旧小区、医院在特定时段“停车难”问题,积极拓展利用老旧小区和医院周边各类土地空间资源,结合开发规划新建公共停车设施。鼓励利用周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设施、商业、办公楼等建筑配建停车设施和具有条件的道路开展资源错峰共享。同时,挖掘老旧小区和医院内部潜力开展增设停车位,增建地下或立体停车设施。刘斌表示,停车难综合治理民心工程的目标是到2022年累计推进创建100个停车治理先行项目,开工建设10000个公共停车泊位,逐步推动缓解全市范围内的突出停车矛盾。

  据悉,市交通委于2016年联合七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本市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的指导意见》,并连续三年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利用。截至目前,各区累计完成停车治理先行项目67个,开工建设公共泊位8300余个,市区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和所属国有企业共提供近2400个内部停车位用于错峰共享,提升了现有车位资源利用率,有效缓解了老旧小区夜间停车难问题。

  一键签约打造便捷停车服务应用场景

  近年来,上海努力打造覆盖出行停车服务全过程、便捷高效的智慧停车全方位服务体系,构建“查询一张图、支付一平台、共享一键达、预约一入口”的便捷停车服务应用场景。

  刘斌介绍,“查询一张图”即通过“上海停车”APP一张电子地图,统一提供覆盖全市范围和各类停车泊位的动态信息查询及路径导航服务供市民查询使用”;“支付一平台”即利用支付宝、微信、银联、ETC等第三方电子无感支付工作,发挥统一结算、在线支付、电子票据的集成作用,市民只需在“上海停车”APP注册开通一次,即可享受统一支付和取票的一站式便利服务;“共享一键达”即实时查询周边项目服务信息,自主选择、一键签约区分不同时段、距离、价格的服务产品,有效提高错峰共享的便捷性、透明度和灵活性;“预约一入口”就是在具备条件的三甲医院、重点商圈、交通枢纽等重点场所提供全市统一的“在线预约、快捷停车”通道,便于用户及时查询、了解和使用。

  此外,“上海停车”APP、小程序包含“停车导航、停车预约、停车换乘、枢纽停车、错峰共享、停车缴费、停车换乘、停车充电、服务公告”等八大功能,全面联网接入上海3300个经营性停车场和1200个收费道路停车场的基础信息数据。刘斌强调,打开“上海停车”APP,市民不仅可以进行公共停车场的查询、导航,也能在线上进行预约、支付,还可以预约医院停车,和周边共享停车位的场库进行线上一键签约,相当便捷。

  “一院一方案”缓解医院停车难问题

  缓解医院停车难是民心工程的重点之一。刘斌表示,市交通委调研全市45家三甲医院,制定了“一院一方案”的专项治理方案,例如:利用上海市儿童医院泸定路院区附近的长风11号绿地下建了公共停车库,与儿童医院地下车库的通道打通,大大缓解了儿童医院的停车矛盾。

  此外,市交通委重点利用数字化转型的契机,积极推进“上海停车”预约,打造医院便捷停车应用场景。刘斌提到,新华医院作为首家试点医院,停车预约试点已于2021年1月正式向公众开放,通过精准匹配资源、提高停车位利用率,减少了医院内部高峰期停车压力,减轻对周边路网的交通影响,有效缓解了停车供需矛盾,为市民带来方便。目前,市交通委还在瑞金医院、第十人民医院试点打通门诊服务挂号系统和“上海停车”预约平台的连接,将停车资源精准提供给就医病患,让患者优先获得停车预约。刘斌表示,今年年底要实现30家医院,明年进一步增加医院覆盖数量。这不仅是挖掘医院本身停车潜能,还要周边错峰共享、周边资源共同为缓解医院停车难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