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靠谱(普)、事办妥(陀)!“一网通办”改革,普陀有哪些亮点?
2021-11-29 18:18 来源:东方网 作者:孟妹 选稿:潘子慧
今年是“一网通办”改革第三年,此举已成为上海政务服务的一块“金色招牌”。在这场改革中,普陀区积极落实上海对“一网通办”改革部署,把“一网通办”工作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标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2021年11月29日15:00,普陀区政府党组成员蒋龙,普陀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金岚岚做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在线访谈,向网友介绍普陀政务服务亮点工作,并回答相关问题。
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谈及普陀“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政务服务理念,蒋区长介绍,普陀区坚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从需求侧场景出发,聚焦个人事项和企业经营全周期,努力构建标准化、普惠化、均等化、智慧化的全方位政务服务体系;同时,坚持整体政府和数据赋能政府治理的理念,全力打响“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一网通办”普陀名片,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写下生动而温暖的注脚。
在为企业和民众办事上,蒋区长表示,普陀区以企业和群众更高效率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已经新增“企业许可证注销联办一件事”“好孕一件事”等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其中,备受关注的“居民加装电梯可视化服务一件事”作为全市首创,是今年普陀区“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一项创新亮点工作,可以为普陀区居民提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进度查询服务。蒋区长说,该项服务有三个亮点:一是率先在全市探索设计方案规划公示的电子印章应用,二是对全区加装电梯的地址进行规范校验,三是解决了区级4个实施部门以及市、区级4套应用系统目前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
“两集中两到位”“两个免于提交”为企业群众带来更加精准的服务
蒋区长说,为提升企业办事体验、实现“一门办理”,今年一季度普陀区全面完成行政权力事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普陀区的“两集中两到位”工作较其他区机构编制上更彻底,涉及的部门更广、事项更多,推动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一网、一门、一次”的相关要求,按照“精简、统一、效能、透明”的原则,夯实了“一网通办”的工作基础,促进企业和群众创业、营商、办事更便利。
在工作机制和制度设计上,普陀区严格落实“两个免于提交”工作要求。一方面,确保“两个免于提交”切实落地,制定了《普陀区巩固和深化“两个免于提交”重点工作的任务分解》,明确了各窗口单位及相关部门的任务分工及时间节点。另一方面,加强“两个免于提交”宣传推广,推进线上线下宣传途径多样化,烘托“两个免于提交”工作氛围,确保企业和群众知晓来办理事项可以实现“两个免于提交”,推进企业办事“减材料”,让企业办事更便利。
应数尽数、求新求变,全面提升数字服务能力
在提升数字服务能力方面,蒋区长说,普陀区以“应数尽数、求新求变”作为全区数字化转型主题,挖掘提升区域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数据月月讲”活动,将数字化思维传导到全区每一位工作人员,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切实增强全区运用数字化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在线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更加智能、更加贴合的专业网络监管和服务势在必行,普陀对此也做出了创新:据金主任介绍,2019年10月,普陀成立了上海市第一家网络交易专业监管所,区各相关部门深入与“饿了么”进行对接形成了以政企数据互通和电子证照社会化场景应用为基础,以政企合作、多方参与为抓手的监管和服务新模式。在大数据应用方面,普陀围绕数据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确做了大量工作:一是优化完善数据平台和服务,二是加强公共数据治理和共享,三是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和保障。
领导干部帮办,开展“网办季”——提升创新服务能力,普陀有“妙招”
据蒋区长介绍,今年8月,普陀区在全市率先开展领导干部体验式“帮办”工作,以“政府开放月”为契机,开展“一网通办”体验式“帮办”活动。区委书记姜冬冬带头走进区政务服务中心,在现场从企业群众手上“揽业务”,当起“陪办员”,全程体验办事流程,与群众交流办事感受。普陀区政府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也参加活动,5位副区长分别到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心、区医保中心等窗口单位,开展全程“帮办”,以倾情服务畅通政府部门与企业群众的互动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普陀区已连续两年在炎热夏季开展“网办季”活动,通过打造一批网办便捷事项、推出一批网办智能应用、组织一批网办宣传活动、培育一批网办岗位能手等做法,让“一网通办”深入人心。“我们也着力促进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融合、协同发展。”蒋区长说,今年8月25日,普陀将“一网通办”区领导陪办工作作为政府开放日活动内容,举行了6场政务服务专场活动,并邀请市民代表、企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现场观摩,10月15日,普陀又结合“一网通办”三周年活动,向公众代表重点介绍改造后政务服务中心的各项功能。“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服务、以公开促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