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红色历史传播方式,数字化文创作品各具特色

2021-6-19 09:05   来源:东方网   作者:姜依旖   选稿:蒋昕婕

  数字化巡展、党性教育智慧体验中心、数字动画……通过数字化赋能,红色资源得到了更为创作化的运用,红色文化的传播得到了更多创新实践。在日前落幕的第二届上海红色文化创意大赛中,由TCDIC征集到2件作品荣获五大体验样板间、5件作品荣获十大数字文创产品。

  开展数字化分赛,40余件作品入围决赛

  大赛举办期间,为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优秀作品,大赛组委会联动TCDIC一同开展了第二届上海红色文化创意大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国际高科技文化装备产业基地分赛。上海国际高科技文化装备产业基地副总经理、上海高科技文化装备协会副秘书长殷圆介绍,分赛启动后,大赛组委会与TCDIC共同召开了数场线上交流会,线下开展了点对点的动员与宣传,征集到150余件作品,为推动大赛数字化创意作品征集增添了新动能,其中40余件作品入围决赛。  

  《星火战歌——黄洋界保卫战》VR电竞

  “数字化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能够让红色精神以智能化、互动式的方式向大众进行传播”,殷圆说。获评数字文化体验样板间的《中国青年报-“时光宝盒”万里巡展》、《宝钢股份党性教育智慧体验中心》;获评十大数字文化创意产品的《真理永恒》、《“星火战歌——黄洋界保卫战”VR电竞》等产品,不仅将数字化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更进一步结合了文化艺术、电竞产业等领域。“运用数字化还原历史场景,让我们能够更身临其境、更深刻了解红色故事,感悟其中传递出的精神,提高大家的爱国意识”。

  据介绍,TCDIC全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国际高科技文化装备产业基地。多年来,基地一直致力于推动与探索文化科技融合、文化旅游融合所产生的新技术、新业态与新模式,以及促进文化装备产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去年,基地受中宣部文改办、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的委托,牵头制定“国家文化大数据体验体系”模块标准,并将于年底前后举办“第三届国际文化装备产业博览会”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验体系模块标准采购大会,届时,有近百个沉浸式、体验型、互动性的场景场景案例,供全国各省体验园、体验馆、体验厅需求者选购洽谈。

  数字化作品种类丰富、各有特色,发展潜力大

  《百年初心铸辉煌》光影沉浸式体验空间

  “有数字动画、无人机表演,还有沉浸式体验空间,种类还是挺丰富的”,看过了各类入围的数字化作品后,殷圆如是说。例如,由新华通信社和丝路视觉共同出品的《真理永恒》这一作品,运用折纸动画生动再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节奏音乐引人入胜,让人很有代入感”,殷圆举例,再如由思特科技创作的《百年初心铸辉煌》这一作品,“数字创意内容的制作和折幕剧院系统结合,配上沉浸式的音乐音效,带给观众数字化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同时也通过带有冲击力的视觉与听觉体验,传递红色文化价值,为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

  “十大数字文化创意产品,如宝钢股份和上海水晶石共同出品的《宝钢股份党性教育智慧体验中心》,利用了多种数字科技的形式展现了党建体验馆,且数字内容可以不断被替换,这种模式还是很值得借鉴”。在殷圆看来,数字化、互动式、沉浸式的体验消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未来全球以及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将广泛应用于各类户外场景、各类博物馆、科技馆、文化中心、学校等。

  “近年来,国内数字化项目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涌现了很多新技术、新模式与新应用,更多的创意策划人员开始学习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表现故事”,殷圆表示,各具特色的数字化创意产品,将红色故事、革命历史通过创造式、互动式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为人们带来新颖的党史学习体验的同时,也拓宽了红色故事的传播渠道,拉近了历史与现代的距离。但需要注意的是,数字化红色文创产品要避免简单的技术叠加,“在创意策划与更有效利用数字科技叙事方面需进一步提高”,殷圆说。

  据悉,“红色力量城市荣光”第二届上海红色文化创意大赛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市文旅局、市国资委、团市委、市社联、市文联、中共一大纪念馆主办,东方网承办,共设立9个分赛场,吸引了500余家企业和高校参与,共征集作品近4000件,其中红色数字创意产品设计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