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 融合育人”全国第二届“五育融合”研究论坛在金山举行
2020-12-29 10:49 来源:东方网 作者:黄丽春 选稿:潘馨仪
东方网12月28日消息:以“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为主题,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和金山区教育局共同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五育融合”研究论坛,12月28日在沪举行。
本次论坛旨在总结新时期全国基础教育“五育融合”发展的理念和实践成果,梳理“五育融合”实践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发展方向,同时互相借鉴,共同构建新时代“五育融合”育人体系,使之成为推动中国基础教育变革与发展、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路径。
中共金山区委副书记信亚东,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杨瑞清,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育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系教授黄书光、卜玉华等一批教育专家出席论坛,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教育界人士等近300人参会。
信亚东代表代表中共金山区委、金山区人民政府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汪明在讲话中指出,“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命题,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李政涛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与研究所致辞。
论坛上,杨瑞清作题为《以陶为师40年》的主题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宁本涛、鞠玉翠分别作题为《内卷化视域下农村学生更需要劳动教育:基于三个劳动教育案例的考察》《基于真实情境问题的评价何以促进五育融合》的专家报告。
金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顾宏伟、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教育局局长周玉、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初级中学校长刘铭卓、云南育才教育集团董事长郭跨存、河南郑州艾瑞德教育集团总校长李建华分别在主论坛作交流发言。
当天下午,还举行了主题为“五育融合”视野下的课程教学变革、“五育融合”视野下的学校治理变革、“五育融合”视野下的劳动教育探索的三场分论坛,全国各地18位校长、教师分享了在融合育人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融合育人的源动力在于建立基于“五育融合”的“社会协同机制”。据悉,近几年来,金山区进一步打破资源壁垒,发挥“家促会、青体办、少年宫联盟”等服务平台功能,构建起区域资源深度融合的支持系统。
其中,针对学校少年宫发展资源不均衡等问题,于2016年成立金山区学校少年宫联盟,实现了体制内外教育资源的有机融合。截止目前,联盟拥有学校少年宫36所,农民画、书法、剪纸、版画、篆刻、民间印染、机器人、摄影等项目教育中心10个,社会成员单位17个,镇域学校少年宫联盟1个,村居少年宫2个,走出了一条具有金山模式的区域学校少年宫融合育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