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舌尖的精准扶贫:长三角80余家餐厅推出“理想餐桌”菜单

2020-12-16 10:55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佳燕   选稿:潘馨仪

  东方网记者王佳燕12月16日报道:以上海十六个区对口帮扶地区的农产品为亮点,食材跨越云、贵、藏、新、青、渝,由在沪中外名厨进行创意烹饪,形成扶贫公益菜单。这正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上海日报社主办的“理想餐桌行动”。该活动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旨在展现上海精准扶贫共同奔小康的成效。

  10月起,在长三角地区,八十余家酒店及社会餐厅陆续推出“理想餐桌”菜单。活动期间,在沪上600多家餐厅、咖啡店、酒店、4S店等生活方式地标,顾客可以找到“理想餐桌行动”的标志,参与“打卡”餐桌美食背后的丰富故事,共同助力帮扶地区。

  即日起至12月31日前,市民们可在参与活动的酒店及社会餐厅中品尝到“理想餐桌”菜单,并通过扫描餐牌二维码的方式,进入“iDEALDining”(理想餐桌)专题页面,观看食材原产地和顶尖大厨选材及烹饪过程的视频,用舌尖感受祖国的壮阔山河。

  值得一提的是,由六位顶尖大厨和专业食评家组成的“理想餐桌评审团”,已开始对“理想餐桌”菜单进行试吃及评选,其中包括淮扬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晓燕、“艾格吃饱了”品牌创始人闻佳、美食及旅行作家地主陆等。12月18日,评选结果将会在“理想餐桌”颁奖礼上公布。

  “理想餐桌行动”中的大部分帮扶地区都地处高原、山区或戈壁,受到气温、光照和土壤的多方面限制,难以种植绿叶蔬菜、水果等日常农作物。除了为上海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拓展市场空间之外,“理想餐桌行动”也和高科技企业合作,把使用LED照明技术生产的农作物运用在菜单之中,呼吁更多人关注农业科技的发展。

  据悉,LED植物照明产品目前已经在上海交通大学等众多高校及包括农科院在内的各级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中落地。该创新产品系列不仅用于不同农作物的室内育种和全周期生长过程优化,还能突出抗病、增产、提高品质及结实率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