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严大快同”保护体系 上海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2020-9-24 19:13 来源:东方网 作者:吴梦迪 选稿:潘子慧
今年4月26日是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大会,发布《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吹响了全力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的号角。9月24日下午,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芮文彪做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在线访谈,为大家介绍上海推进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的情况,并为网友解答与知识产权相关问题。
随着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知识产权的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更多地了解知识产权,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上海作为创新发展城市,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方面形成了阶段性的成果。
“近年来上海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体制机制改革,在全国首批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协同机制,聚焦知识产权快速保护、海外维权、仲裁调解、人才培养等环节,推动设立了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运营(上海)试点平台。”芮文彪表示,“每年的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上海都会举行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发布知识产权白皮书和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同时,上海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打造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品牌。”芮文彪还提到,今年4月上海召开全市性知识产权保护大会,发布《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出席保护大会并讲话,强调要把保护知识产权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全力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营造共抓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生态,让上海成为全球知识价值实现的一片热土。
上海构建“严大快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实施方案》于今年4月正式印发,涉及七个方面共30条举措,明确了上海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即2022年“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2025年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制度完备、体系健全、环境优越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基本建成。
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上海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针对性举措。芮文彪指出,在强化“严保护”方面,上海将研究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性地方法规,加大刑事打击和行政处罚力度,深化“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推进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性法规建设等。在强化“大保护”方面,上海不断优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协同机制,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信用评价、诚信公示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创新开展执法和监管实践,加强知识产权侵权鉴定能力。在强化“快保护”方面,上海将加强知识产权快保护机构建设,建立举报投诉集中受理处理平台,健全跨部门线索、案件移送和重大案件联合查办机制,推动简易案件、纠纷快速处理。同时,进一步强化长三角区域司法保护会商、信息数据交流共享和执法协作等机制建设,推动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在强化“同保护”方面,上海还将推行刑事案件权利人告知制度,对国内外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建立海外维权援助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涉外执法协作,并积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保护体系,依托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等交流合作平台,畅通对外合作交流渠道。
进博会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融合
进博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上海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今年8月1日至11月10日,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开展第三届进博会知识产权保护百日行动。芮文彪介绍,上海法院和检察系统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三合一”司法审判机制和捕、诉、研、防“四合一”办案机制,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公安机关将加大对侵权假冒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环节全链条打击。全市知识产权、市场监管、文化执法和城管执法等行政执法部门将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净化进博会展会展馆、旅游景点、大型商场以及交通枢纽周边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上海海关也将依托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提升对参展企业的监管与服务水平,确保合法商品便捷快速通关。
“根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办展实际,第三届进博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注重线上线下融合。”芮文彪表示,“上海将畅通涉进博会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优先处置通道,快速立案、查证、处置、反馈。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官网开设知识产权专栏,公布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事法律咨询服务工作信息,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指引。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举报热线及平台,及时受理转办涉进博会知识产权的举报投诉。同时,还在进博会场馆内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与商事纠纷处理服务中心”,开展现场执法、现场服务和现场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律师志愿者团队作用,为进博会国内外参展商和消费者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知识产权法律援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