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得你服气 “管”得你舒心
2020-7-1 17:19 来源:东方网 选稿:郑婕
监管要如履薄冰,服务要热情周到。
对于长宁区应急管理局工贸危化科副科长陈欣捷来说,既要当好企业服务的“店小二”,也要严格监管,以保证企业安全生产为先。
负责全区的危险化学品行政审批及执法检查,十多年来他始终牢记一名应急人的责任和义务,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求真务实。同事们都说,陈欣捷就是有这个本事,“严”得你服气,“管”得你舒心,让企业自觉为其点赞。
严管:视频连线觉察端倪
疫情期间,全区危化重点单位的返沪人员如何实现动态监管?这个重任,落在了陈欣捷和他的同事身上。
“从2020年1月27日至今,我们要求全区危化重点单位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对所有返沪员工进行信息备案,做到信息排摸、动态报备、自主隔离、视频核查‘四个全覆盖’,同时督促企业做好二维码填报、市区平台复工备案等专项工作。”陈欣捷如此说道。
要求下发了,审核不能成为“纸上谈兵”。为了能够做到百分之百无一疏漏,大量的后台排查必不可少。
一次,陈欣捷接到了辖区内一家加油站的日常报告,显示一名员工已经回沪。细心的他结合区内相关平台对比轨迹发现了异常——居然没有这名员工入沪的记录。
怎么回事?陈欣捷立即联系了该员工,对方却一口咬定,自己已经回到上海。
“你打开微信视频,让我看下你的定位和所在小区。”陈欣捷并没有解除疑虑,执意要求对方再次提供证据查验。
这下,对方立即“怂”了。支吾再三后,这名员工不得不承认,自己为了能日后返沪方便,提前谎报了相关信息。
员工“作假”,企业还被“蒙在鼓里”。为此,陈欣捷对该加油站的负责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并谈话,有效确保了辖区内危化重点领域的“零病例、零事故”。
服务:办理效率升级审批缩短
严格!这是陈欣捷的工作态度;热情,则是陈欣捷的服务态度。
不少企业在办理相关业务时,流程并不熟悉,加上疫情期间不能上门,更是没了方向。
能不能帮企业一把,让他们省点事?危化行政审批权下放后,陈欣捷梳理内部办理流程,修订了《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与区审改办、电子政务办对接,积 极做好行政审批项目在长宁网上政务大厅、市“一网通办”平台的发布、审核及维护及“放、管、服”自查、权责清单的校对。
同时,他进一步优化了行政审批全程网办流程,按照“双减半”要求,在办理深度上,由原先的3级(一次上门)优化为4级(零次上门);在审批时限上,将规定办理时限20个工作日缩短至平均10个工作日以内,努力为企业当好“店小二”。
“疫情防控期间,市局下发了危险化学品行政许可延期申请承诺书。”陈欣捷告诉记者,可是不少企业还是有新申请需求。
为此,陈欣捷和同事们主动为企业着想,积极调整行政许可“一网通办”办理流程,分级分类开展审批服务,通过采取提交《安全生产承诺书》代替缺失材料、视 频检查代替上门核查、证书邮寄送达等方式,做到了行政许可“不中断、不见面、零上门、全网办”,获得了企业的一致称赞。
创新:联合监管加强风险防控
安全生产,怎样才能管到位、不缺位?
针对危险化学品专业性强、监管难度大的问题,陈欣捷探索启动第三方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参与安全检查,对加油站和学校实验室开展安全检查,全面扩大第三方安全检查范围、内容和频次,对辖区内重大危险源、18家加油站及学校实验室开展全覆盖安全检查。
不仅如此,陈欣捷还积极在危化企业中推行安全责任保险,运用保险的事前预防机制,组织行业协会、保险公司举办危化企业业务培训和法律法规宣贯,有效构建了“政府、属地、企业、第三方”四方联合安全监管机制。
如何妥善处理优化营商环境和坚守安全底线的关系,一直是困扰安全监管部门的难题之一。一直以来,陈欣捷和科室同事始终秉承包容审慎的监管态度,通过采取 “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执法等方式减少执法主体和层级,有效避免了企业疲于应付多头、重复执法的困扰;对于符合免罚清单条件的轻微违法行为,采取指 导服务、批评教育、约谈警示等措施,做到“事查清、法有据、罚相当”。今年以来,陈欣捷牵头开展“双随机”和跨部门联合抽查企业15家,涉及轻微违法行为 免于行政处罚6起,体现了“行政处罚有力度,监管服务有温度”执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