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这个社区的电子“守门员”让居家隔离人员私自外出有了“硬约束”

2020-2-7 16:34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佳燕、通讯员朱雪莹   选稿:郑婕

  东方网记者王佳燕、通讯员朱雪莹2月7日报道:“有了这个感应器,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居家隔离人员活动情况,让一些心存侥幸的居家隔离人员打消了随意外出的念头……”今天一早,松江区中山街道花桥社区内的隔离人员家庭门口装上了电子“守门员”——感应预警装置,一个小小的方盒子,安装在门角上,每次开门、关门就会发送短信息到社区指定管理人员的手机上。

  

  为了确保居家隔离人员良好地进行隔离,同时提高疫情防控工作实效,中山街道运用智能化手段“盯牢”隔离人员“家门口”。在安装“电子守门员”之前,社区大多是依靠特保人员或社区工作者,通过加大巡查力度、现场值守等传统方式,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监督,“人盯人”战术占用了社区较大的人力资源。

  居委会工作人员小徐坦言:“为了守好隔离户的家门,我们基层确实出动了很多人手、花了很多精力,但就算连夜值守,也很难做到万无一失。有了‘守门神器’,社区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短信提示,及时电话联系或者到被隔离家庭进行查看,从而降低了居家隔离人员私自外出的可能性,大大解放了人力,提高了防控工作效率。”而且,这个神奇的“小盒子”在发出警告提示时,并不会产生异常响动,更不会影响周围邻居休息。

  

  据悉,中山街道在每天实时更新隔离家庭名单的基础上,及时安装“守门神器”,是在充分告知被隔离家庭之后采取的举措。隔离户只有经过提前报备,才可以开门放、取东西。只要隔离户有开门动作,社区管理专班工作人员就可以同时收到提醒,经过社区管理专班进行排查筛选,就可以将开门或外出的名单整理出来。

  社区管理专班人员每天晚上对违规开门的家庭进行统计和梳理,及时报送给街道社区平安办,经平安办整理汇总名单后,协调公安部门开展训诫。对于首次违规开门的,派出所民警给予电话训诫;第二次再发生违规开门的,由派出所民警上门训诫,对于拒绝执行的,将按照规定依法追究责任。

  守门神器的出现,既提高了基层专班的工作效率,也减少了监督管理的“漏洞”。14天的居家隔离结束后,基层管理专班会于第二天早晨,上门拆除技防装置,此时该户家庭便可以自由出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