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笃笃……为守护居民健康,上海的社区工作者敲出了一双双“萝卜头手”
2020-1-31 14:20 来源:东方网 作者:张欢 选稿:蒋昕婕
东方网1月31日消息:“笃笃笃,笃笃笃……”连续敲了好几分钟后,门终于缓缓地打开了,站在沈怡敏面前的是一位80多岁的空巢老人。她赶紧挑重点,大声叮嘱老人最近要少出门、勤洗手、带口罩,再反复回答老人提出的疑问。当大门缓缓合上,沈怡敏只觉得指关节传来一阵阵麻痛。
在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陕北居民区,沈怡敏是负责民政和老龄工作的党员社工,而这个鼠年新春注定会成为她难忘的记忆。为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沈怡敏一直没有休息,走街串巷、上门走访,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排摸人员情况。她对口负责的区块内实有户数约150户,虽然数量不多,但老小区的出租率比较高,排摸工作量比较大,有时候她连续几天上门,屋内都无人应答,常常跑了空。“只能反复滚动上门,经常去敲门,多做尝试。”沈怡敏说,除了反复上门,她还会通过微信、电话联系房东,询问租客信息、返沪行程等,力争没有遗漏,全面掌握块内各住户的情况。
短短几天,沈怡敏就敲出了一双“萝卜头手”,由于反复撞击摩擦,她的好几个指关节都微微红肿了起来。同事心疼地拍下特写发到了朋友圈,配文“这是一位居委干部的手,敲门敲的。”没想到竟收到了众多点赞和称颂。一些细心的朋友还提出建议:“社区工作者要保护好自己,佩戴手套。”
得知自己获得了很多关心与支持,沈怡敏笑了。“其实上门的时候有带着手套,谢谢大家的关心,我会保护好自己。”她解释说,由于住在老小区的大多都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他们年纪大,耳朵不太好,“所以敲门时间要长一些,要有耐心,敲门的力气要大一点,这样老人才听得见。”
沈怡敏的同事告诉记者,她的爱人是位人民警察,也是投身一线加班加点,这个春节期间,他们夫妻二人化小爱为大爱,把亲人团聚的时间留给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给到了需要守护的一方土地。
在上海各个街镇社区里,像沈怡敏这样的党员还有很多。张英是周家桥街道锦屏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她的父亲是重残残疾人,母亲年迈多病,作为独生女,照料父母的责任很重。
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张英和居委会全体干部积极响应街道党工委的号召,和党总支一班人提出“关键时刻共产党员必须挺身而出,身先士卒”的动员令,主动投身到加强值班的行列。
得知居民区里有湖北某地返沪的居民,张英果断与疾控中心的医生一起上门,按街道防疫部门的统一规定标准,叮嘱该居民居家自我隔离,勤消毒,有需求报居委会,并请该居民签署了承诺书。
锦屏老小区出租房多,住户联系工作难度大,排摸工作中的“闭门羹”,张英也吃了不少。一日,在居委会值班的张英接到了居民来电,对方得知某户租客系外省市来沪,似乎没有登记,因而有点担心。挂上电话,她立即上门了解情况,却始终无人应答,此后又不停尝试打电话给租客和房东,均无法取得联系。张英没有放弃,她立即向街道防疫总指挥室报告了情况,在派出所民警的陪同下,又一次来到该住所,成功敲开了这家的大门。起初,其中的个别租客有点抵触情绪,不愿配合登记工作,张英坚持晓之以理,讲明形势和政策,最终说服了住户,核对了身份,查实了情况。
面对传染性疾病,每一次登门和交谈都存在风险。即便如此,年节里最渴望陪伴的家人却给了张英最大的鼓励。“如果有号召需要有红十字证的志愿者,我去报名你支持吗?”有一天,张英看着电视里播放的新闻问父亲。得到的回答是:“你是党员,应该去报名!”
“关键时刻,共产党员要有责、担责、尽责,这就是我们党员的信念!”接到国务院宣布延长春节假期的通知,张英和居委会的其他党员同志一起,再一次报名排入值班队伍的前列。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