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申活 暖心春|这群“守门人”为社区防控冲在第一线 让居民吃下“定心丸”
2020-1-31 10:25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洁敏 选稿:蒋昕婕
东方网记者王洁敏1月31日报道:走访排查、辟谣解惑、场所消毒、代买菜代倒垃圾......在徐家汇街道社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前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自我定位为社区里的“守门人”,他们是徐家汇的居委干部、物业人员、居民党员志愿者、楼组长……正是他们的“跨前一步”,才在第一时间织就了徐家汇居民区的“保护网”。
党员红,全力织就防疫结界
“老李,我是小区保安,有位业主两个外卖都放在保安室没人来拿。”“我马上过来,给业主打电话了吗?”1月29日晚十点多,沈马居委南馨公寓业委会主任、老党员李健华急匆匆地赶来小区保安室了解情况,保安说业主表示身体不舒服有点发热,这下李健华有点着急。他立即打电话通知居委,和主任一起找到当事人,问清来龙去脉,最后证实只是虚惊一场。直到晚上11点多,李健华才回了家。这两天,但凡小区里有点“风吹草动”,李建华总是第一时间“闻风而动”。居委会干部看到他如此辛苦,都劝他好好休息,他却笑着说:“现在是防疫关键时期,人手正缺,我是党员,多做一些,小区就更安全一些!”
无独有偶,别人都在家“自我隔离”,而汇站居委南虹公寓的业委会主任、老党员汪时纶却偏偏要往人堆里扎,他经常站在小区门禁出入口,提醒居民出门戴好口罩,还联合业委会副主任沈敏德一起“全家总动员”,积极向邻里宣传居家防疫措施,了解周边居民情况,对于小区人员情况可谓“三只手指捏田螺”。
在殷家角居民区,党总支组织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致殷家角社区党员倡议信》,持续加强“战争”动员号召,党员志愿者们带头表率,做到无口罩不出门,无必要情况不串门,并倡议身边的人不信谣、不传谣,做好自身防护工作。殷家角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余美香说,小区里很多六七十岁的老党员纷纷主动请缨“余书记,非常时期,有需要我们做什么,尽管吩咐,不要老是你们居委扛!”“我们一定积极参与!”,虽然紧张、压力大,但在“大战”面前社区党员们积极主动、不退缩的作风,让余美香颇为感动。
“硬核”防护,全民参与社区防疫
在豪庭居委东方曼哈顿小区内,一切都井然有序,居委在疫情初期,就制定了严格而周全的“十二道指令”防控措施,包括自1月23日起对小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对所有外来人员登记身份证;对小区停放的鄂牌车辆进行排查,逐一电话车主确认相关信息;每天两次对小区内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加强小区四个门岗的门禁管理,站岗人员早晚测体温,体温高者要求离岗等等。居委主任王雯表示,这“12条”,是所有居委干部群策群议的结果,“我们会在日常执行中不断总结改进,打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徐汇新村居民区,居委干部、物业、业委会各司其职,居委利用“一户一档”台账,对小区内持湖北身份证的居民第一时间进行了全面排摸排查,排除高危人群。物业每天对小区内所有公共场所、每一部电梯及垃圾箱房进行定时消毒。“我们有个小区正好在筹备安装门禁系统,业委会提出希望趁机梳理排查租客人员信息,虽然会多出一些工作,但物业二话不说,一口答应下来。”徐汇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勇说,业委会成员在自己的业主群内积极转发防疫的官宣宣教信息,让居民掌握更多信息,从而安定民心。
以心换心,人隔离爱不隔离
某居委辖区内共有3户居家隔离的居民,居委干部主动揽下了居民的买菜、扔垃圾问题,居委“采购员”们每日将食材送到居民家门前,通知他们拿进屋。周到的送菜上门、代扔垃圾的“服务”让居民感动不已,一位隔离居民说,“当我看到收垃圾的同志也没有特别的防护,觉得他们真的不容易,谁也不愿意让自己遭受感染的风险,他们对小区和对我们的责任心已经超过了对自己安危的考虑。”表示将积极配合社区安排,在隔离期绝不出门半步,尽量不给大家添麻烦,一起用行动来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同样的‘代购’服务,几乎发生在徐家汇的各个角落。乐山地区某居民自驾车回沪后主动报备。居委与物业进行协调,安排物业每日帮助倒垃圾,每日楼层重点喷洒消毒水;居委干部每天电话问情况,送消毒水及快递柜取快递等;吃的则是家里库存的速冻食品和外卖。居民表示一定全力配合,对自己负责也对大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