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技术率先“试水” 徐汇智慧城区建设进程进入“快车道”

2020-1-4 10:15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洁敏   选稿:张丹洋

  在不久前发布的《2019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徐汇区再次名列2019上海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各区排名第一名。

   2019徐汇区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指数为121.59分,高于全市平均指数15.73分,优势明显。三项一级指标中,两项排名全市第一,分别为智慧应用及 发展环境;40项三级底层指标中,徐汇的物联感知建设应用、医疗数据互联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培育度、项目培育、宣传体验等15项指标名列全市第一,充分 体现了徐汇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效。

  徐汇滨江新型智慧城区初露雏形

   徐汇滨江历经十年发展,正迈入功能开发、产业招商、文化发展、城区管理全面提升的新阶段,“一港一谷一城”全面有序推进,新型智慧城区建设聚焦顶层规划 设计和底层基础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一方面,启动西岸智慧城区顶层设计,围绕未来智慧城区建设、智慧空间运营、大型活动组织管理、智慧企业管理与服务等需 求,打造区域数字化综合服务与管理平台;另一方面,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已实现西岸5G网络信号全覆盖、核心区5G网络信号连续优化覆 盖。

  徐汇滨江新型智慧城区是开放的平台,离不开西岸地区以明略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高度行业影响力的科技类企业或平台机构,这些企业或平台 机构涵盖了人工智能的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不仅是支撑起西岸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也是打造徐汇滨江新型智慧城区的重要力量。依托落地企 业,2019年西岸传媒港智慧化管理与服务项目成功入选全市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未来还将继续深化开展智慧水岸、智慧楼宇等一批智慧城区落地实施项目。

   面对未来每日预计将达20万人次的人流量,徐汇滨江从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停车、智能能源四个维度探索智慧园区管理: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和视频监控, 建立安防系统,对可疑人员进行实时追踪;通过物联网技术监测区域内部状况;打造“立体化”交通体系,引导流量均衡分布,在传媒港地下二层建设地下公共环通 道,使用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协调交通管理和信号提示,满足未来传媒港7400个车位的超大停车需求。

  人工智能助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被评为“上海市首批智慧社区示范点”的徐家汇街道,在社区自治、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美丽街区、垃圾分类等年度重要工作的推进中注重运用“智慧”加持。

   街道辖区内的徐家汇商圈和上海八万人体育场,既是社区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此前提下,徐家汇街道建设“徐家汇街道智慧社区平台”通过运用信息化、智 能化的方式,力争全区域、全量地及时感知各个居民小区的安全风险、管理需求,结合相关部门的各自业务职能,按需剥离、分流、推送警情类与非警情类的感知数 据,把各支社区管理、服务力量整合起来,形成“自助自救、互助互救、公助公救”全民安防模式和职责明晰、分工负责、数据共享、共建共治的协同治理模式,全 面提升徐家汇街道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截止2019年上半年“徐家汇街道智慧平台”联勤联动重点事件322件已结案315件;自动派单 一般事件1969件已结案1676件;当月30天实时事件次数中“12345”上报已结案473件;主动发现事件已结案598件;居民区上报已结案883 件;徐家汇网格案件每月上报量为2000多件,列全区前列。

   徐汇区聚焦“AI+垂直细分领域”,2019年推动40余个AI、5G最新成果、最新技术在区内率先“试水”,年内成功推荐13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入选 上海市第一、二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发布名单,其中8个应用场景列入市级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项目,范围涵盖医疗、教育、交通、司法、制造业、文化旅 游、综合等七大类别。其中,利用人工智能,打造智能分层转诊,在紧密型医联体体系内,贯穿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多机构,实现智能转诊、智能挂号、 健康数据实时交互,同时切入精准早筛、智能预防、智能辅助诊治、智能全程随访多场景,全面形成个体全流程健康管理闭环,居民可随时与医务人员互动,获取更 便利、优质、权威的医疗卫生服务,强化居民自身健康管理。